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教育   4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传承制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武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正在逐渐丧失生存的土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传承制度对其进行保护。在传承制度中需要明确传承的主体、对象、途径、方式、评价方法等,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公布,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框架中。  相似文献   
2.
传统武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越来越多的传统武术项目正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配合即将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需要从现代知识产权的角度对传统武术进行保护,厘清保护的主体和客体,运用商标、商业秘密、著作权、地理标志等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3.
健身气功在构建上海市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健身气功如何在社区体育设施、组织、指导、信息等方面发挥服务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健身气功在构建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提出应完善健身气功站点建设,加强组织网络体系构建,并将两者紧密联系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武术在很多村落民俗活动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它一方面丰富着民俗内容,另一方面承栽着民族文化,并发挥出道德教化、娱乐欣赏等价值.目前随着农耕文明的解体,村落民俗和其中的武术活动都面临着传承危机,亟需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实施为抢救工作提供了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5.
宏大叙事是传统史学的写法,关注的是宏观,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微观个体对历史的解读。口述史则注重从个体的视角出发去认识历史,可以起到补充和匡正的作用。武术史的研究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武术口述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就尤为迫切,特别是完整经历过传统武术熏陶的老人大多已进入晚年,对他们的口述进行研究,使之成为信史,就成为非常有意义也非常紧迫的任务。文章对武术口述史的特点、作用、类别进行了论述,并举例说明,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6.
传统武术的传承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以非物质性传承为主,包括传承内容、传承途径、传承方式和传承人四个方面.传承内容分为不可变易的基本部分和可进化的发展部分;传承途径包括口传心授、身体示范、观念影响等;传承方式包括群体传承、家庭(师徒)传承、学校传承等;传承人涉及到遴选、评价、管理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7.
牛爱军  牛晓梅 《精武》2010,(12):3-5
“健身气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健身气功事业是追求人类健康幸福的事业”,这是我们广东省开展健身气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工作目标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南拳文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岭南文化的特质出发,结合广东南拳的技术风格,探究岭南文化对广东南拳的影响及其形成的地域文化因素。研究表明:岭南体育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勇猛刚烈、开拓务实的文化特质。特有的地理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生活生产方式及体态特征是广东南拳形成的主要地域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9.
传统武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归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武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传统武术项目正进入到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但各级名录对其所属类别的称谓并不一致,文章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认为将它们统一称为"杂技与民族传统体育"较为恰当,并建议体育部门积极介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分析了岭南文化的特质,结合广东南拳的技术风格,研究广东传统南拳形成的地域文化因素.研究表明:岭南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勇猛刚烈、开拓务实的文化特质,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生活生产方式及体态特征是广东南拳形成的主要地域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