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对胃癌细胞拓朴异构酶Ⅱα(TOPOⅡα)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培养,加入丝裂霉素后5h和10h后采集细胞,进行光、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h组形态变化不明显,胞核中TOPOⅡα含量减少;10h组,细胞器减少,质膜破裂,其胞质与胞核中TOPOⅡα表达明显减少。结论:丝裂霉素对BGC-823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途径之一可能与抑制TOPOⅡα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部分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及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7-10-2009-02月收治的148例(166眼)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术前三天常规点眼,术前用高渗剂降低眼压.常规行球后及眼轮匝肌浸润麻醉,先行睫状体冷冻,再行显微小梁切除术加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后眼压在6~21mmHg者101眼;在22~30mmHg者46眼,其中39眼经眼球按摩可降至21mmHg以下,7眼经滴用噻吗心安眼水可降至21mmHg.眼压<6mmHg者11眼.眼压>30mmHg者8眼.结论:部分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及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大多数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胸腔积液是晚期肺癌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治疗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我院于2004.9-2005.12月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内注入肿瘤坏死因子(TNF)+丝裂霉素(MMC)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月,院眼科共收治26例(30眼)青光眼患者均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年.结果:(1)术后1年,手术完全成功18眼(60%),条件成功者10眼(33 33%),失败者2眼(6.67%);(2)术后6月及1年眼压低于术前,P<0.05;(3)术后1年,形成并保持功能性滤泡24眼,占80%.结论: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可提高小梁切除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中,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丝裂霉素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丝裂霉素在玻碳电极上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其中Epa=-0.520 V,Epc=-0.556 V.方波伏安峰电流与丝裂霉素的浓度在5×10-6~1.0×10-4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10-6mol/L,可用于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对胃癌细胞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 ferase,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进行培养,加入丝裂霉素后5h和10h后采集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h组,胞质中GSTπ含量下降,胞核中GSTn增多;10h组其胞质与胞核中仍有少量GSTπ表达。结论:丝裂霉素对BGC-823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途径之一可能与抑制GSTπ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123例171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先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术后6-36个月随访171眼。结果术后6-15个月随访171眼,4眼复发。复发率为3%。结论常规切除翼状胬肉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能有效降低胬肉复发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