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钩沉     
●1997年9月8日10位老教授获科教兴国贡献奖1997年9月8日,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在北京颁发,雷洁琼、周远清等出席颁奖仪式并向获奖者颁奖。吴良镛、吴树青、陈琳、陈太一、欧阳山尊、郑小瑛、徐凤翔、梁思礼、潘家铮、潘承孝等10位教授荣获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  相似文献   
2.
建筑师应把社会需要放在第一位《中国科技奖励》:当今社会,许多人都认为搞建筑就是盖房子,建筑师就是盖房子的人,这肯定有偏见。作为一个在建筑界德高望众的大师,您认为,建筑师的责任是什么?一个合格的建筑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吴良镛教授:有一位美国人写过《建筑师》一书,该书讲述了建筑师的发展历程。我觉得不能笼统地说什么样的建筑师是合格的建筑师。从本质上说,建筑观决定着建筑师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2012年2月14日,人民大会堂张灯结彩,年届90岁的吴良镛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在国家的圣殿里,在聚光灯映射下,这位圆脸、浓眉、银发、慈祥的老人又一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吴良镛祖辈世代居住于南京。其父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一所大学以城市命名。作为这所学校的教师,你把认识、理解和研究"城市"作为天职,以为不如此便对不住那"好多人一辈子所从事的事业",也对不住那"一辈子从事  相似文献   
5.
<正>把学生满意度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核心标准,是科学的教育质量主张。首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首先是"学生"的学校,其次才是"教师"的学校,最终是师生以知识为纽带交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场所。其次,学生是学习的关键。教师不能贴近学生学习所需的滔滔不绝的讲授,虽然看上去很卖力、很认真、很负责,但换来的却是学生昏昏欲睡的"茫然"。近日一则新闻说92岁院士吴良镛拄  相似文献   
6.
In the glow of the rising sun, a white-haired elder is slowly pushing a cart stuffed with books and walking across the campus of Tsinghua University towards his office. He is bowed with age, but his steps are steady and firm. His wrinkled face shines to tell a man of vigor and vision. He is Prof. WU Liangyong,  相似文献   
7.
8.
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谢家麟院士、吴良镛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9.
微言     
正9月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步缓缓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他坚持站着35分钟,做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对于此事,各方观点不一,激烈讨论——@赵忠心家庭教育:写文章要看读者,讲话要看听众,这是常识。我没亲耳聆听院士报告,没资格评论。不过,凡是尊重知识的人,不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月1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主办的"高冀生钢笔建筑速写画展"开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学家高冀生,我馆馆长、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长吕章申,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边兰春等出席开幕仪式。我馆副馆长陈履生主持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