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以来,腐朽衰弱的大清帝国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凌,屡战屡败:第一次鸦片战争大败于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复败于英、法;甲午战争再败于蕞尔小国日本。而每一次战败,无不以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苛约收场,教训不可谓不惨痛。但在1900年,慈禧太后竟不自量力,同时向八国列强宣战,其中原因何在?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书社,2004年)有一点交待,  相似文献   
2.
《新上海档案》2005,(10):31
罗洪恩在《贵州档案》2005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目前,我国档案部门的编研工作存在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更多的编研成果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处于档案部门“孤芳自赏”的状态;在众多的档案编研成果中,一次文献已具规模,但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严重不足,因此,档案编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和宣传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针对数量较少的档案二、三次文献,作者翻阅了近年来我国较有影响的《新华文摘》杂志,其中出自档案界的文章微乎其微,但也让人感到有所欣慰,如孙钢的《革命先行者的珍贵文献》(介绍孙中山致越飞的两封信),朱金甫、郦永庆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禁烟问题新探》,  相似文献   
3.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曾对大连进行侵略与骚扰。侵略与骚扰的目的是解决英军给养、集结、休整等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清政府对英军入侵、骚扰大连的态度基本上还是所谓妥协羁縻政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追求现代化可以说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在此以前总以为天朝大国,独步世界.吃了败仗才有点醒悟,但是承认自己落后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认不认落后,要不要改革,意见极其对立,斗争极其剧烈.到清朝末年,大体上认了账,愿意改弦更张,立宪治国,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清朝终于难免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清朝晚期中国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军事侵略,1840-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74年日军侵入台湾事件,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由于这些侵略战争大都是从海上发动的,海防建没对于清政府来说一直是一项紧迫的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探讨,如果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算起,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两次高潮,第一次发生在“五四”运动前后,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然而,概览新世纪以来的教育现代化研究,可以发现,教育现代化已备受冷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现代化的诸多关键性问题没能得到新的及时审视。有感于此,为了分析并把握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研究发展路向,揭示并解决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深层问题。本文尝试对教育现代化实践和研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分析、批判与重建。  相似文献   
7.
关于鸦片战争中英军北上的原因,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是这样论述的:1840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由此爆发。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这一说法首先来自于林则徐本人,在《英人续来兵船及粤省布置情形片》中,他认为“第恐在粤,无隙可乘,该处夷船趁此南风盛发,辄由深水外洋扬帆鼠窜”。在稍后的《英兵船在粤寻衅现续筹剿堵情形折》中,他这样写道,“被风拒之甚力,无隙可乘,故来者随到随开,即存者亦旋停旋驶”。  相似文献   
8.
马殿甲,回族,河南邓州人,清嘉庆武状元,在镇压天理教林清起义和陕甘宁回民起义、协助清政府整顿吏治等活动中得到清廷褒奖并升职;后奉命平定伊斯兰教封建贵族张格尔在新疆发动的叛乱,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839年调任广东提督后,在反对鸦片走私和英军侵略方面更是力撑危局。  相似文献   
9.
"老河影惨案"发生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时英国侵略者溯长江而上,一路烧杀劫掠,行至仪征老河影一带江面时,遭到当地盐民的顽强抵抗,进攻气焰受挫。然而扬州地方官员和盐商为了免于扬州破城之虞,竟向与侵略者妥协勾结,许诺向献上五十万的"赎城费",以换得英军不攻入扬州城。同时,以颜崇礼为首的盐商在地方官府的授意下,向英军统帅告发老河影盐民的聚居地所在,出卖盐民,从而导致英军深夜炮轰老河影,千众盐民惨死的"老河影事件"。《清宫扬州御档》收录了一篇扬州地方防务官员的奏折,再次印证了这一惨案,让我们得以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0.
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之失败,史学界界定了很多的原因和因素,本着重从意识形态和军事装备等方面分析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之间的差别和差距,论述了由封建意识形态统治下的大清帝国失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