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17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关于西方管理思想史上人性探索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回顾了西方管理思想史上一些著名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研究的理论成果,并将各理论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行了个人评述.  相似文献   
2.
朱益寰 《视听界》2006,(1):174-175
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有其科学的内涵。这种人性化的科学管理理念是管理者由人性恶的“经济人”假设转向人性美的“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的人性假设,及由硬管理的理论转向注重人的情感、人际关系、参与管理、内在激励、潜力开发等的软管理理论。“以人为本”是突出“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的一种科学管理思想。“与您同在”实际体现的是一种共同发展的观念。具体就是职工与组织同发展,下属部门与总台同发展,媒体与受众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与您同在”,是我们实际工作的重要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和工作实践,着重…  相似文献   
3.
“经济人”假设的内涵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学的众多假设中.经济人假设是最基本也是最招争议的一种假设。非议认为经济人假设不能代表人的全部本质,也对人的道德属性造成否定和伤害;而肯定则认为,道德也是能够得到经济学的解释的,人们正是在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道德的约束。事实上.对于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绝不能简单地用经济人的人性规定去解释。  相似文献   
4.
市民社会和市民人性是不断发展的。它经过了古希腊罗马的道德人和资本主义的经济人时代,现在正走向整合二的新阶段。与人相应,未来的中国民法典必须把握这一趋势,将道德人和经济人分别安排在民商事组织层面和民商事行为层面,从而维护市民人性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5.
师范生、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构成高师院校协同育人模式中的四类关键主体。从"经济人"的角度分析,四类主体各有利益追求,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通过目标驱动、文化融合、行政干预、教学改革和评价激励等途径,能促进各方利益的引导、统整、约束、保障和补偿,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作为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国家公务员是政治市场上活动范围最广、管理事务最繁杂的主体,在提供公共物品的供给时同一个具有动机和目标的经济主体一样具有某些经济人的属性,会受利己心的驱动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资源诸如职位、权力、信息、公共服务等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利性。只有对国家公务员的自利行为进行有效调控才能增强政府的行政能力、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导引出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进而对政府干预同样存在缺陷进行经济和法律分析,然后以监管的领域界定和强度把握为切入点,对监管的适度性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归结出只有把握好证券监管的适度性才是证券市场趋向理性和成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从18世纪古典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家就形成了把"自私人"作为人类经济行为的范式.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古典主义的分析范式在不断得到修正,并推动整个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用中华英才网近五年的薪资调查数据,运用成本一收益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明瑟收益率等多个指标,衡量继续接受硕士教育相对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较优势;并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考研热”的形成不仅是大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增加求职筹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还可能是借助高等教育这样一种“信号机制”,实现“向上流动”的个人理想、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地位突出,它的形成有其家世渊源,时代思潮、经济背景等方面的条件和原因,司马迁经济思想的内容包括“经济人”思想,“善因论”、“本”“末”并重思想等,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