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5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圣叹的评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阅读活动,是接受主体和接受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有无相生二者相互依存,意味着事物在矛盾和转化中不断产生新事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课文解读《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为生辰纲被劫埋下伏笔。杨志处处小心,事事留意。开始趁凉行路,后来为安全起见,改为天正热时赶路。怎耐天气酷热、担子沉重、山路难行,又不讲究方式方法,军汉们苦  相似文献   
3.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着力探讨了长篇小说的结构技巧。首先,小说结构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小说结构应具有形式美。我们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这对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美学,对当今的长篇小说创作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金圣叹是中国小说评点史上一位标志性人物,在他的小说评点中存在着许多叙事学方面的观点。尤其是在叙事视角方面,金圣叹的理论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理论高度,他深刻地辨识了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的区别,同时还肯定了人物视角巧妙运用的特殊功用。结合西方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者全知视角与人物限知视角的区别、人物视角的功能对金圣叹小说评点中的叙事视角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5.
人人称《智取生辰纲》(下简称《智取》)写得好,然未必人人能确言其妙处。今人对《智取》作艺术鉴赏,其见解未必有多少能超过四百年前的《水浒》评点家金圣叹。读《智取》是一种艺术享受,读金圣叹评点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金圣叹移此书第一回作“楔子”。下引字出此不注),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享受?金圣叹评点的形式有回评、眉批、夹批三种。金圣叹对此回总的艺术评价是:“耐庵妙笔”“独有千古”。这一艺术评价,建立于准确精妙的评点之上,显出其独特的、然而又是令人信服的美学鉴赏眼光。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经常联想起很多其他文本,接着便结合原文和联想到的文本进行比较,讨论水浒传文字的精妙之处。笔者想把这种在阅读时根据原文特点想到其他文本并进行比较和鉴赏的过程称为联想性评点。小说往往在写人、写景和叙事上下功夫,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文本,探究联想性评点蕴含的审美特点和思考其对于语文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提出了自己的叙事结构理论。对偶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处不在,尤其是诗词文章、建筑学、哲学等,深深影响着小说理论的构建。金圣叹在评点中也多次提出对比、对看的观点。作家评点家对于对偶结构的美学追求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渊源的。  相似文献   
8.
徐玉宇 《学语文》2013,(2):48-49
"文章之妙,无过曲折,诚得千曲万曲,百折千折万折之文,我纵心寻其起尽,以自容身其间,斯真天下之至乐也。"这是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话。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也说:"文须错综见薏,曲折生姿。""曲折"可以使文章婉曲曼妙,可以使文章跌宕生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颇留意于金圣叹事迹史实的考索,于其诗集《沉吟楼诗选》中,注意到有何善卿生日》七言律二首(见次页书影)。丁善卿其人,未见前此研究金圣叹者涉及,从诗中仅可看出:1.生辰在深秋,2.为隐居学道者,3.其子学业有成,4其妻似已去世。至于其乡贯、生平、年龄等,则不得其详;翻检有关明清人物传记资料工具书,也未见可资查考的线索。然熟悉金圣叹遭遇者皆知,在十八请生同赴难的“哭庙案”烈士名单中,有两位丁姓者。据乾隆年间吴县顾公婆《丹午笔记》(有江苏古籍出版社排印本行世)所收清初无名氏撰《哭庙异闻》(此系《哭庙异…  相似文献   
10.
在金本《水浒》中,金圣叹通过对《忠义水浒传》的删改评点,使武松高大的英雄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活跃在人们心中。“仁”是武松的思想基础,“义”是武松的思想核心。他既平凡又神奇,神奇中见平凡,平凡中显神奇。金圣叹以武松的言行和斗争精神为自己出了一肚子怨气,从感情深处与武松发生强烈共鸣。他评武松,实为以此评论自己,抒发个人的爱憎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