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6篇
  免费   4篇
教育   2010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论述了人们对陶潜诗歌的认识过程,从白居易,苏轼,朱熹,龚自珍,到鲁迅,朱光潜都对陶诗有很好的评价,尤其是鲁迅,认为陶诗不仅有“静穆”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陶诗“金刚怒目”的思想根源,在于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壮志未酬的愤懑。应正确认识和评价陶潜“金刚怒目”式的诗歌。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和化兹华斯是中英学史上田园诗的双壁,他们性格中都有“静”和“动”的成分,但他们对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田园的体认有着巨大的差异。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描绘的广度上来说,华兹华斯为我们展现的社会画卷多姿多彩,从这点上来说华兹华斯胜于陶渊明;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表现的深度上来说,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完成了人格与精神的升华,达到了物我交融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陶渊明胜于华兹华斯。本的结论是:陶渊明的自然是自己的自然,华兹华斯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  相似文献   
4.
5.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是东晋陶渊明《饮酒》诗中较为著名的一首,主要是写一种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千百年来传唱不绝,透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风味。历来人们对它的品味也多以“悠然”着手,言人之悠然超脱。苏轼  相似文献   
6.
二哥决心走进深山的时候,有人说二哥是为了守侯母亲的坟墓,他是位孝子,不忍心将母亲一个人留在山里;也有人说二哥当了十年干部,尝尽了官场“心累”的滋味,躲进深山过起了陶渊明般的隐居生活;还有人哈哈一笑说二哥进山也不过图几个看山的钱罢了……总之,二哥进山的事实如日薄崦嵫一般无法抗拒,把全家人的期望砸得粉碎。  相似文献   
7.
由于诸多因素,造成陶渊明生平资料的严重缺乏,所以历代陶渊明研究者对陶渊明生年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汇总自陶渊明所处的南朝宋代颜延之至当代学人的大量相关论述并进行梳理,笔者把它们分成传统和创新两类,并对创新意见进行研读划分,希望能对人们进一步揭示陶渊明的生年之谜。  相似文献   
8.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5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  相似文献   
9.
小的时候,我在关里老家种过地;当兵以后,到部队也种过地;没想到,离休后,远离土地多年的我,又重操起了旧业。我们营房的东边有好大一块荒地,我和几个老战友决定开垦出来种上菜,我开了两块,后来又接管了一位因  相似文献   
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吟着陶渊明的这句诗,一个念头一闪而过:有时,我也想隐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