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534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1254篇
教育   185909篇
科学研究   22623篇
各国文化   60篇
体育   11129篇
综合类   10451篇
文化理论   591篇
信息传播   30538篇
  2024年   1861篇
  2023年   6907篇
  2022年   4031篇
  2021年   5965篇
  2020年   6385篇
  2019年   6354篇
  2018年   2965篇
  2017年   5788篇
  2016年   6685篇
  2015年   9604篇
  2014年   18744篇
  2013年   14665篇
  2012年   16769篇
  2011年   17839篇
  2010年   15956篇
  2009年   16268篇
  2008年   16755篇
  2007年   14273篇
  2006年   10913篇
  2005年   10554篇
  2004年   9496篇
  2003年   9270篇
  2002年   8139篇
  2001年   6747篇
  2000年   6433篇
  1999年   2882篇
  1998年   2133篇
  1997年   1490篇
  1996年   1113篇
  1995年   1019篇
  1994年   603篇
  1993年   437篇
  1992年   418篇
  1991年   394篇
  1990年   458篇
  1989年   576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87篇
  1983年   1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指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本文以重庆工商大学汽车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汽车构造》作为研究目标,讨论如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元素,如何无声无形之中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3.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对思政教育教学的引领性作用日益凸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名师以其"名声""名望"在教育、教学、教研方面有着引领性作用。这种引领性作用,或彰显社会责任感,或促进专业发展,或提升教学实效。思政名师犹如一面旗帜,必将引领思政教育教学工作走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4.
中学思政课教师作为社会关系中的特殊群体,其文化素养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的成效,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落实。重视师者文化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需要政府、学校、教师齐心协力、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5.
6.
读书活动是图书馆与读者进行沟通和互动的有效活动,能够拉近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本文通过访问图书馆主页和微信公众平台的方式,调查了广东省6所高校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开展情况,对活动内容、形式和组织方式进行了分析汇总,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也渐渐普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从而影响着新一代孩子的思想、行为、心里等方面,受此影响,目前教育行业在传统的思政教育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思政教育的特征和当代学生的发展方式来看,我国当前的思政教育要根据社会的进步做出改革创新,因此本文将针对网络思政教育和传统思政教育互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蒋梅 《兰台内外》2020,(11):49-50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主流的信息传播手段更加广泛,传统的信息服务面临着较大的、激烈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集散地,还需要做好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建设创新服务模式,争取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也让高校的服务更具有现代化意义。因此本文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建设与创新服务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创新素质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与延伸,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背景下对信息素质教育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文章在简要分析信息素质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创新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提升,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