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2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月10日晴南阳——诸葛亮的故里,张衡的家乡,是一座文明古城。这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一山一水都格外美丽。蓝天、白云、绿草、溪流……都流淌着绿色的气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晴空万里,还是大雨倾盆,都会有人随意地将果皮纸屑乱扔、乱弃。有些人,虽然把它们扔进了垃圾箱内,却没有分类处理。如果我们把不可回收物放进了可回收箱内,会导致错误回收,甚至  相似文献   
2.
《发明与创新》2008,(1):36-36
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中国发明家论坛上,一种以可再生资源大豆豆粕为原料的无甲醛释放的生物胶,引起与会专业人士的关注.业内人士称,这种完全无毒的木材胶粘剂有望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脲醛胶,将对我国木材胶粘剂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鹏 《中国科技纵横》2014,(23):158-158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绿色电力不断的涌现,并且对其进行电力营销也是比较热门的。但是在实际进行电力营销的时候,由于绿色电力的价格比较的高,所以其接受范围和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泛,并且由于政府也没有很好的对其进行扶持,这便导致了市场需求以及市场开发的能力比较差,本文主要分析了绿色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对其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提高绿色电力营销的质量,推动绿色电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物柴油研究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可替代柴油的生物柴油在国内外研究及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生物柴油的优势及生物柴油制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对我国石油安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并展望了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潘佃献 《新高考》2008,(2):57-60
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四类。近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资源的利用规模和数量迅速扩大。人类一直在不受阻碍地以掠夺的方式利用地球资源,现在某些非可再生资源已经开始出现了耗竭的现象。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必须实行保护性开发,以便达到重复利用或尽可能延长其利用期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乙醇是可再生资源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液体燃料。将汽油按体积分数加入10%的变性燃料乙醇(由乙醇添加适量变性剂而得)成为车用燃料乙醇。研究结果表明,车用燃料乙醇具有抗爆性好、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等优点。但目前生物法生产的乙醇还主要来自糖类和淀粉发酵,近年由于粮食价格不断飙升,粮食问题已发展成真正的全球危机。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4月29日,联合国在瑞士召开粮食安全紧急会议,联合国专家呼吁停止使用以粮食为原料的乙醇类生物能源,以缓解日益严重的全球粮食危机。我国有关部门已对以粮食为原料生产车用燃料乙醇项目实施紧急刹车。  相似文献   
7.
【知识点击】1,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数量——有限性:开发潜力——无限性;分布——规律性(可再生资源——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地质规律);自然资源组合——整体性。2.陆地自然资源的类型: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等。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能源问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燃料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乙醇汽油能够替代普通汽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面临能源匮乏的危机,并且,乙醇汽油燃烧后的尾气中有害气体含量降低,生产燃料乙醇又能给部分农作物找到工业转化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我国部分省市强制推广乙醇汽油,硬性规定加油站只能出售乙醇汽油, 消费者也只能够买乙醇汽油。而有些地方强制推广行为却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甚至带有控制经济的特点,因而导致出现了诸多不良的市场反应,使得乙醇汽油的推广工作出现了种种障碍,为这种强制的推广手段的可行性打上了问号。因此,认真总结乙醇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10,(3):31-31
河湖中的污泥淤泥如何治理?武汉大学污淤泥研究中心独创的"泥沙聚沉剂及泥水分离技术"可实现污淤泥就地治理,废物变成可再生资源。日前,"泥沙聚沉剂及泥水分离技术"率先在武汉沙湖得到成功应用。乌黑发臭的泥浆经过调节池、加配  相似文献   
10.
《报林求索》2009,(7):72-73
<正>"太阳能作为一个可再生资源,有着节能、环保、高效等优势,又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怎么能不快速发展呢?"采访一开始,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朱敦智总工用一个反问表达了他对中国太阳能未来发展的信心。他认为,按照目前的情况,太阳能行业每年将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