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体育   11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凌召 《中华武术》2004,(5):46-46
《拳经总歌》最早见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两仪堂本太极拳谱,是参照戚继光《拳经》歌诀、提纲挈领地撰写而成的纲要性歌诀。全文22句,154字,是陈式太极拳的经典。然而,细心揣摩全文,它不但是陈式太极拳的技击纲要,而且还可以作为各门拳种的技击指导。敝人偏爱古典拳论,搜寻在案,研读禅悟,虽觉词句隐晦深奥,玩味日久,也觉有些豁然开朗,然而,难免偏颇一格,此文仅供各派技击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紫剑 《精武》2007,(12):50-52
文字比较艰深的古拳谱,由于语言文字的发展,加之口授和传抄的错误等原因,若无注解参看,一般人根本就无法读懂、李紫剑先生注释的古拳谱释文优美,语言朴素,简单明了,平易可通,对照原文,读来极易理解,能使难读的古拳谱发挥了应有的效用,李先生的贡献着实不小。  相似文献   
3.
魏坤梁 《精武》2009,(9):47-52
太极拳的古代经典拳谱多次提到了“气”和“劲”,近代的太极拳前辈们尤其强调练太极拳要用“劲”,要“用意不用力”。这“气”究竟是什么?这“气”与气功之“气”、中医所说的人体生理之“气”是一回事吗?这“气”能在中医所说的十四经脉中流行吗?  相似文献   
4.
马原年 《武当》2007,(7):35-37
作为内家拳的形意、太极、八卦,都主张发整劲。这在三种拳的拳谱中都能体现出来,形意拳谱中的“腰挺则四梢一统”,太极拳谱中  相似文献   
5.
王志远 《武当》2014,(3):21-23
(接上期) 意上寓下后天还(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相似文献   
6.
王志远 《武当》2014,(4):23-25
[正文]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相似文献   
7.
王志远 《武当》2014,(6):18-20
(接上期) [正文]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校勘] (1)杨氏家藏本“屈伸”作“屈身”。 (2)别本“听自由”作“任自由”。  相似文献   
8.
流行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一带的黑虎拳以拳架低矮、发力暴猛、招式奇特、内外兼修著称。'四红'拳指的是黑虎拳中的'朵红'者红'大红'里红'四路拳术,本文除介绍了贵州黑虎'四红'拳的拳谱外,还介绍了黑虎拳的练功方法——黑虎五阶段。  相似文献   
9.
沧州唐拳     
唐拳,据拳谱载,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由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子,李玄(元)霸所创。唐太宗李世民为李渊次子,自幼习武,是一代文武皇帝,他对此拳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后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10.
和式太极拳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有禄 《中华武术》2003,(11):34-36
和式太极拳除具有一般太极拳的要点外,还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归纳起来为合、顺、中、平、轻、柔、圆、活八个方面。分述如下: 一、合 和氏家传老谱对“合”的论述有: (1)技理相合,太极真谛。 (2)太极为浑圆之一气,怀阴阳之合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