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该文从当代速滑技术发展变化的6个技术动作,通过运动训练的实践来探讨速滑运动非冰期陆上训练手段,与冰上技术相对应的,6点模仿动作的改革尝试。笔者通过训练实践,证明六点陆上训练的改革对冰上新技术的适应和掌握,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两方面对女子举重箭步挺进行研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和寻找适合自己的上挺方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三维录像和三维测力台同步测试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箭步挺下蹲撑铃点高,人体重心下蹲撑铃不太迅速,杠铃上升距离长,所需杠铃上升速度大。但是箭步挺撑铃的前后稳定角及平衡角大,稳定性高,稍有不慎也不会导致动作失败。箭步挺撑铃和起立时间较短,起立距离也较短,消耗的能量少。  相似文献   
3.
黄鑫 《武当》2003,(7):27-30
二十三、箭步连刺 (一)动作说明 1.转身领指。左脚外摆成脚尖正对东南方(巽宫方向)的同时向左转体,左剑指指向巽宫方向,重心靠右脚,右手保持原位成提剑式,目视巽宫方向(如图87)。  相似文献   
4.
箭步式上挺和下蹲式上挺是上挺的两种方式,国内对这两种上挺方式的争议较大。现对目前国内的箭步式上挺和下蹲式上挺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希望能给予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箭步式上挺和下蹲式上挺是上挺的两种方式,国内对这两种上挺方式的争议较大,文章从动力学特征方面对箭步挺和下蹲挺进行比较研究,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和寻找适合自己的上挺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中采用三维录像和三维测力台同步测试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下蹲挺下蹲撑铃点低,人体重心下蹲撑铃较为迅速,杠铃上升距离短,所需杠铃上升速度小,但是下蹲挺撑铃的前后稳定及平衡角小,稳定性差,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动作失败,下蹲挺撑铃和起立时间较长,起立距离也较长,消耗的能量多、箭步挺反之。  相似文献   
6.
下蹲式和箭步式上挺技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下蹲式上挺和剪步式上挺技术的比较分析,从理论上论述了下蹲式上挺的优越性,并预测下挺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 7名现国家男子举重队优秀运动员进行挺举的“箭步式”和“下蹲式”两种上挺技术的比较研究 ,用实地测量的数据经过计算 ,证明了“下蹲式”上挺的突出优点。举重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作功的过程 ,简而言之是一个力乘以距离的问题。假如能在举重中缩短杠铃的行程 ,就会用有限的力量举起更大的重量。本文不仅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 ,同时从举重技术演变的历史 ,进一步阐明了“下蹲式”上挺的先进性。从发展的观点来看 ,“下蹲式”上挺将来成为上挺的主要潮流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有关举重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比赛时大部分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抓举强、挺举弱,而造成挺举弱的主要原因是上挺失败.就上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训练方法,并通过运动员实验前后成绩比较,证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