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10篇
科学研究   57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32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详细讨论了在Windows界面下通过Winsock2 SPI实现软件防火墙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一段示意代码。  相似文献   
2.
权利是历史地形成并向前发展的。同样,历史也形成了英国、美国和中国等国的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的内容和特点,也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公民权利实现途径。对不同国家的公民权利进行比较,可以从比较中发现不足,取人所长,为我所用。这对发展我国的公民权利,完善我国的公民权利实现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职业运动员转会价值计量模型与实现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年松 《体育科学》2006,26(7):75-78
关于职业运动员转会价值计量与实现机制研究,目前需要回答3个基本问题:一是,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所有权应当归谁所有;二是,职业运动员转会费计量依据应该包括哪些;三是,职业运动员转会究竟需要什么条件。围绕以上问题,除论证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所有权的性质和特点外,重点尝试建立一个评价、测度职业运动员转会价值的理论模型,同时,对职业运动员转会价值实现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构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政治目标,和谐社会要求通过各种方法,包括法律手段,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疏通各种社会积弊,由此而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体现了刑罚谦抑性与人道性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正视社会稳定与犯罪增长关系后的理性与科学的现实回应,我们应该多方位、多途径、多视角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路径探寻。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内部治理中教师权利的实现总体水平偏低,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权利意识、权利能力、责任感以及高校关于权利实现的制度保障等方面水平不高。要促进高校内部治理中教师权利的实现,须以高校教师权责意识整合与培养为逻辑起点,以提高教师的权利能力为基本条件,以"学术本位"、"民主协商"的组织文化建设为方向和根本,以治理主体权利配置与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为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如何辨别和协调相关者利益,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实地调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视域,辨析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相关者的类别。研究表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主体因角色不同,利益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文章提出以责任、诉求和能力三个维度,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核心、蛰伏以及边缘三类利益相关者,并对利益相关者管理提出了若干思考,以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7.
人本管理的实现要树立人才第一、“人人是人才”、个人与组织共同成长等正确的人本观念;要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顺应人性进行管理;要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做好人才开发工作;要加强组织文化建设,肯定理性管理的同时,更加侧重于人的非理性因素,培养共同的组织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现代英国文学的一位大师,他一生创作诸多。其成就的核心是小说,表现了劳伦斯其人和他的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主义表现为他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期盼和对工业文明的评判,在其多部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教育权利实现的基点:教育权利的法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权利实现的基点问题,是教育权利实现研究的前提。我们从权利的基本形态入手,认为教育权利的法定化(法定权利),不能等同于教育权利的实现,但它连接着应然权利与实然权利(教育权利的实现),是对应有权利的再加工,是教育权利实现的保障。教育权利的法定化是教育权利实现研究的基点。  相似文献   
10.
民事公开审判制度重在兑现,而我国现行民事公开审判兑现过程中存在公开审判制度和实质精神未能实际兑现的问题。要兑现现行民事公开审判制度,必须确保旁听的实际运行,确保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开庭审理,确保公开质证的有效进行。要兑现民事公开审判实质精神,首先法官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思维过程应当公开;其次应当切实保障公开审判中的司法独立;最后是应当严格把握公开审判的公开形式和公开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