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59篇
科学研究   70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117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法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表现为对系统法学基础性问题的深层关怀 :系统方法的生存权和局限性、计算机技术的极限和数学的不完善性、对“技术统治”的疑虑和组织性排异以及面对科技 ,对权利何以自处的担忧。机遇来自于“网络中国”的现实性要求、中国及其法制系统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以及系统科学向“复杂性”研究的转向。改变被动地引进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局面 ,发现法制系统自身的系统论 ,并为系统科学作出贡献 ,应是系统法学的崭新目标。  相似文献   
2.
蒋华 《湖北档案》2003,(1):93-95
郑萍如,浙江兰溪人.她的父亲名叫郑钺,清末留学日本,在上学期间,加入了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宋教仁等奔走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随孙中山流亡日本,娶了个日本太太,育有两男一女,女孩就是郑萍如.  相似文献   
3.
4.
在中国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重要地位。它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中,占据着思想、学术界的统治地位,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关理学的研究,近现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众多学者对理学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学术成果大量涌现,理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但毋庸讳言,近两年来,由于在研究方法、思路上未能有大的突破,相对于中国思想史上其它学术思潮特别是先秦学术史研究的繁盛状况而言,理学研究略显沉寂。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者都力图另辟蹊径,打破沉寂。朱汉民新著《宋明理学通论——种文化学的诠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就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该著从文化的视界人手,对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进行解构与诠释,使我们获得了对理学文化的全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对抗战时期国民党的抗战路线,军事方针,内外政策,正面战场的作用等不同程度的积极意义做出充分的实事求是的评估,我想,这无论是对于昨天,还是对于今天的海峡两岸关系以及将来,应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7.
叶挺将军座机失事真相近六十年来一直是一个谜,国内对此事件猜测不断。最近,一位曾参与谋害叶挺将军的台湾老兵临终前的忏悔,揭开了该事件的谜底。  相似文献   
8.
“重庆谈判”从开始至最后达成协议历时43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可是墨迹未干,蒋介石便挥起他的指挥刀,杀气腾腾地指向了解放区。11月8日至26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的高级将领会议上,蒋介石指着墙上的军用地图,眉飞色舞地说:“近一个月来,我军收复了许多战略要地,控制了许多铁路干线,以这个速度,我们在三个月或半年之内就可以消灭共产党”。11月以前,浙东、苏南、皖东、湖南等五个解放区,相继被国民党攻占。事实已使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面目暴露无遗了!…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上周举行四年一度的全党大会。目标是“在野”之后的党中央权力结构重整.并试图摆脱李登辉阴影。走向“连时代”  相似文献   
10.
周利成 《湖南档案》2002,(11):11-13
1934年11月9日,曾经担任抗日同盟军北路总指挥,浴血奋战收复多伦的吉鸿昌将军,在天津国民饭店遇刺。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在国民党封锁消息的情况下,一时不被世人所知。不久,英的《泰晤士报》即登出了这一惊人新闻,国内各报也相继做了报道。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凶手是谁,不得而知。直到天津解放后,1951年,天津市人民法院才将真凶吕一民绳之以法。前不久,笔偶见吕一民伏法时的照片,追根溯源,又在市高级法院档案馆发现了吕一民的判决书,凶手的政治背景,事先的蓄谋策划及刺杀经过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