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1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舟 《精武》2006,(10):57-57
提起沈维德先生,看过1999年第11期《精武》的朋友一定会想起那个腰身柔软、红光满面的老者。我第一次见到沈维德先生的照片时,惊讶得“呀”了一声,不仅是折服,更是感叹,感叹先生的毅力,感叹先生的执著。很想见到沈维德老师,不仅想和他聊聊瑜伽,更想感受一下这位“瑜伽老人”朴实的魅力,从老人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拳如其人,拳法能反应一个人内在的东西。这一等就是七年。  相似文献   
2.
绝技展示     
金秀春 《精武》2004,(9):55-55
  相似文献   
3.
澳门体育社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拥有众多的体育社团是澳门体育一大特色,这不仅使澳门的社会体育生机勃勃,而且澳门的许多体育工作,包括重要的埠际和国际赛事,都以体育总署资助体育会和体育总会的办法付诸实施。社团的主体位置,使澳门的体育管理具有鲜明的社会主导性质,这是值得研究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4.
单霞丽,1962年4月出生于上海市,象棋特级大师,现任上海棋院书记,棋风沉着细腻,善于打防御,两大布局反宫马、顺炮,每每能出奇制胜. 她上小学时进入上海精武体育会象棋班学棋,聪明颖悟,成绩突出,1978年首次参加全国少年赛获女子组亚军.1978年进入上海棋社接受正规训练,在胡荣华、徐天利、朱永康等名手指导下,棋艺飞速提高.1979年参加全国首届象棋女子成人赛,获得亚军.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并结合社会学和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在精读《精武本纪·序》的基础上,对世界伟人的武术价值观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丝绵力.通过研究得出:孙中山先生认为武术之爱国主义精神,巨大的团体凝聚力及技击性对于强种保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精武》2010,(4):23-25
搜读武林未见书,奉献给读者朋友分享,是我在《精武》首倡的"和我一起当主编"的办刊思路与具体措施之一,实施以来,颇受好评。就像热心读者来信而言,"刊布晚清民初的武学作品,既强调了历史记忆的重要,也满足了读者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能够得到读者的肯定,这要感谢众多慷慨无私的秘笈提供者,是你们继承、发展中华武术文化精神的淑世情怀和传统,是你们的责任心与挚爱之情,才使昨天罕见的、原汁原味的、具有学术价值的珍稀秘籍不再为某个门派、某个人所独占,而是服务于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精武》杂志有幸,得到了武术界一如既往的支持。精武编辑有幸,能为读者呈现最有价值、最震撼的,适珍藏更宜实用的经典武学作品。这是我们在编校过程中颇自豪且最惬意当心的。还是那句话,只要能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只要能更好地为中华武术文化走向世界服务,无论怎样辛苦,我们都愿意把心交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精武》2007,(9):20-21
卢老答《精武》编者问一文刊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读者中间引起强烈反响。仅半个月的时间,本刊编辑部即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来电,大有"洛阳纸贵"之势,这一切均应归功于卢老回答的真实、深刻,淡淡数语,蕴蓄无穷。这证明卢老少时对武术直觉的思考,已得到科学方法之校正,所以他能给予传统武术最正确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治学方法立刻使传统武术放出空前的光彩,引起轰动,亦为编者意料中事。  相似文献   
8.
赵道新 《精武》2007,(9):22-25
在《道新拳论》训练法中,完全没有误导习武者心灵的描写,这是区别《道新拳论》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也是区别于孙禄堂、王芗斋的其中一个地方。赵氏这部吐胆倾心之作,可以说是武术界惟一一本道破武学真碲却被束之高阁的奇书。在武术界被冷落多年后,《精武》大胆使其重见天日,旨在给那些缺乏判断能力,对武术、大师有着多元信仰的"迷途羔羊"们当头一棒——还是认真反思一下你认为最传统,最有效,最经典,最安全的绝技吧!  相似文献   
9.
吴宪民 《精武》2009,(7):3-3
自余来《精武》,耳闻目睹武林同道,莫不以国术之兴衰为己任。听其言益于世教,观其行利在千秋。舒翘挺秀,崭然露头角者不可悉数。  相似文献   
10.
高健 《精武》2007,(1):36-37
笔者看了《精武》2006年10期上廖志武先生的文章《截拳道未尝不可叫“李氏咏春拳”》,感觉意犹未尽,很想就此问题谈点什么。可必须说明,对廖先生文章中的主题、论点与论证,我毫无异议,仅是在几个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感觉廖先生似乎对传统武术很不了解,所以才狗尾续貂,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