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群育是培养人的合群性的教育,它既强调个性又防止极端个人主义,既注重群体又避免整齐划一,是极端个人主义和过分强调整齐划一的狭隘集体主义的调和。群育并非新鲜概念,它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已经存在,目前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教育中仍明确提出群育目标。现阶段重新认识和引入群育,有利于厘清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以人们易于接受的理念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合群能力及合作精神,丰富和发展集体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群体由于文化素质高、思维活跃、关心社会、思想不够成熟等,在网络敏感事件的诱使下容易在网络上形成一些过激语言和行动,从而形成一些大规模的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因此,有必要清楚地了解各类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论证和预测。本文通过搜集5个典型的高校网络群体事件舆情演化的历史数据,建立了基于多项式拟合的舆情演化规律模型,得到了各类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演化的具体规律,为科学预测和及时应对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专业太极拳运动员和非专业太极拳运动员16项个性心理特征的测试和综合分析后认为:优秀太极拳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乐群性、稳定性、敏感性、有恒性和自制性.了解这些特征不仅对于提高太极拳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的技术水平尤为重要,而且对于选拔优秀的运动员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首次提出了用以考察文化本质的群性文化和个性文化两个概念.认定两千年作为中国文化理论形态的儒家学说属群性文化,道家学说属个性文化.在近二百年受到疑惑、批判、冷落的儒家学说,此前有过两千年被尊重和信奉的历史.当代西方学者看重道家,是因为西方一贯的个性文化与道家吻合;而且资本社会人的异化严重,欲以道家思想济其穷.儒家学说与唯物史观有相通之处.当前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理当重新重视、继承儒家,亦可吸收道家文化.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存在群体困境,培养大学生合群性需要关注他们的本性,以新的理性原则为指导,打破亲疏远近的传统亲情等级观念,培养他们的群体协同感与群体精神文化认同感,使个体达到全面发展状态,实现个性与群性的双彰,个人与他人的融洽相处。  相似文献   
6.
群性群育思想在中学体育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援引儒家和墨家思想,对群性和群育思想进行了阐释。以中学为研究领域,探讨了体育与群育的关系。指出:中学体育是对中学生进行群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应该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中学生有针对性地渗透群育思想,并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7.
朱永新 《天津教育》2014,(19):26-27
一个人对旁的人最要不得的是冷漠。冷漠就是无视旁的人,除了自己之外,不见其他。其实就是小说里的鲁滨逊,也还有个礼拜五跟他打伙结伴。人注定是群性的动物,无视旁的人不用说是违反本然。进一步是怜悯。怜悯是把旁人放在眼里,可是,不免把自己和旁的人分站在两边儿,你过不去,我过得去,你痛苦极了,我还逍遥自在,这么想下去,帮助点儿自然脱不了施舍的念头。(《援助贫病作家》,载于《叶圣陶集》第6卷,第59页)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群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一直主张敬业乐群、修己善群。民国时期群育被列入教育方针。我国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现行教育目标中仍鲜明地提倡群育。当前,加强群育并赋予其以新的内涵,有助于校正教育上的偏差,丰富教育理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仪式是维护教育秩序的礼治中的重要一环,教育秩序的运作包含有个性在有意无意之间化为群性群性在框架上或细节上修正个性两个过程。教育仪式促成了师生的社会化,也客观导致了师生的异化。教育仪式的目的就是要再造出某种秩序感,幻象类的秩序感不能再造我们希翼中的教育秩序。要避免幻想类的秩序感出现,我们呼吁教育仪式价值之复归: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人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蚂蚁是社群性昆虫,一群蚂蚁上千至万,其中的蚁后、雄蚁(是少数),它们是由庞大的工蚁队伍来喂养.工蚁中还有兵蚁.蚂蚁群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它们在频繁活动中是要互相通讯--传递信息的.那么蚂蚁是怎样通讯--传递信息的呢?我们可按下面所述的实验来进行观察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