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命存在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生活与身体议题。重新发明的身体叙事成为生命存在认知的新潮流。以此为立论,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辩证法,对以身体为载体,在近10年以新的模式化生活文化迅速复兴的民俗体育花棍舞的历时性身体叙事分析认为:在以时间变化为轮回的传统农耕社会花棍舞身体叙事中,舞花棍人通过集体情愫、自我调适等物质化身体思维建构着舞花棍人主体的身份,身体仅以身体的直观形式和充满原始生命欲望的情感体验表征着缺乏理性意识但富含生命本真意义的生活与生命存在感知。现代花棍舞身体叙事以非理性身体觉醒与抽象精神交融创新的主体间性再现和谐生命存在感知。生命存在感身体叙事的研究是民俗体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有助于代偿存在感焦虑、缺失的时代症候。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走进课堂是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在分析河东花棍舞起源与发展、体育文化传承价值的基础上,对运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花棍舞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运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具备开设花棍舞特色教学的理论依据、社会依据和实践依据,并进一步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运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突出特色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体育走进课堂,是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在分析河东花棍舞起源与发展、体育文化传承价值的基础上,对运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花棍舞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运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具备开设花棍舞特色教学的理论依据、社会依据和实践依据,并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众多的民族民间舞蹈中,花棍舞以其节奏鲜明和粗犷、豪放、热烈、火暴的舞蹈语汇,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建国以来,在一代又一代的新老舞蹈家、艺术家的共同挖掘开创下,创作出了大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域特点的花棍舞作品,赢得了人民大众的一致喝彩,为丰富中华民族的舞蹈艺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就黑龙江花棍舞如何继承与创新发表一孔之见,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在促进文化认同的体育民俗化与民俗体育化发展背景下,采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民俗体育现代化路径向度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元素的符号化还原与场所关系呈现是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内容认知路径;官、学、民、育一体化的互动治理与身体、空间、时间、关系交合下的身体表演是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技术再生产路径;外源性的媒体传播、内源性的产品开发是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形式传播路径。内容路径、技术路径及形式路径分别对应了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中国元素能站得住、留得下、传得开之保护与传承困惑,从切身感、生活感与地方感三个维度达成文化认同,服务文化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瑶族是一个歌舞的民族,其舞蹈形式千姿百态,舞蹈内容丰富多彩。全南瑶族是江西赣南瑶族的主要代表之一,2007年全南瑶族花棍舞就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花棍舞发展和继承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花棍舞是流传于全南瑶族民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它的民俗文化内容与民间舞蹈文化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是国家文化遗产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7.
河东民间体育文化作为河东文化一支瑰丽的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地方发展特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田野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河东文化为背景,阐述花棍舞运动产生的人文地理历史源流与起源考究,从人类学角度分析不同时期花棍舞运动的历史渊源、活动特征的变化,对河东民俗体育文化内涵和花棍舞文化生态环境、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