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1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高速摄像法、等速测试和表面肌电等方法,对我国部分男子排球运动员连续助跑能力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在运动员连续15次助跑起跳摸高过程中,重心腾起高度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2)测试的结果验证了功疲劳度指标是一个较好的评价运动员肌肉耐受疲劳能力的功能指标;3)现行20 m内连续5次助跑摸高的测试能否作为反映运动员弹跳耐力水平的指标有待证实。  相似文献   
2.
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跳远运动员如果在加快助跑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速度利用率才可以更好的促进跳远成绩的提高,得出结论,跳远中在高速助跑与快速起跳结合的同时,控制好最后两步步长的合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高速摄影、影片解析方法,分析虞轶群跳远助跑和起跳步长及起跳腿膝关节角度等技术指标,发现其助跑最后3步速度较快,但助跑节奏不够稳定,步幅变化较大,靠视觉感知来调整步长。在起跳蹬伸阶段,起跳腿膝关节蹬伸幅度和蹬伸角速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对2016年国际钻石联赛男子跳远项目的前3名运动员助跑最后四步及步长、起跳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运动员之间技术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1)2016国际田径钻石联赛上海站跳远运动员最后四步步长变化不稳定,个别运动员倒数1步步长大于倒数第2步,步长的控制没有达到理想的范围。2)相对来讲,高兴龙助跑节奏较稳定、频率快,踏板准确度高,水平速度发挥充分。3)3名运动员在起跳技术方面高兴龙的起跳技术比较稳定,其他两名运动员在落地和腾空技术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5.
This study describes foot positioning during the final two steps of the approach to the ball amongst professional rugby goal-kickers. A 3D optical motion capture system was used to test 15 goal-kickers performing 10 goal-kicks. The distance and direction of each step, as well as individual foot contact positions relative to the tee, were measured. The intra- and inter-subject variability was calculated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Pearson) between the measurements and participant anthropometrics. Inter-subject variability for the final foot position was lowest (placed 0.03 ± 0.07 m behind and 0.33 ± 0.03 m lateral to the tee) and highest for the penultimate step distance (0.666 ± 0.149 m), performed at an angle of 36.1 ± 8.5° external to the final step. The final step length was 1.523 ± 0.124 m, executed at an external angle of 35.5 ± 7.4° to the target line. The intra-subject variability was very low; distances and angles for the 10 kicks varied per participant by 1.6–3.1 cm and 0.7–1.6°,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even though the participants had variability in their run-up to the tee, final foot position next to the tee was very similar and consistent. Furthermore, the inter- and intra-subject variability could not be attributed to differences in anthropometry. These findings may be useful as normative reference data for coaching, although further work is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other factors such as approach speed and body alignment.  相似文献   
6.
为了说明助跑和起跳技术对跳远动作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对助跑、起跳技术的力学分析,对跳远技术结构进行研究,认为:通过对助跑、起跳技术动作的改进,有利于充分发挥水平速度的利用率,有助于水平速度向垂直速度的转化,对提高运动员助跑的稳定性和节奏感,准确、快速有力的起跳,以及加速能力和全程节奏的控制能力,提高跳远成绩,均有良好的效...  相似文献   
7.
摘要:是基于跳远项目的运动技术专项理论,对制约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李金哲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以帮助李金哲提高个人的运动技术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跳远项目的专项运动理论发展和完善。是主要采用二维录像解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李金哲2009年-2015年参加的国内和国际跳远比赛中,成绩优异跳次和犯规跳次的助跑最后2步的技术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当前国内外优秀选手的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李金哲助跑最后阶段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1)李金哲倒数第2步和倒数第1步步长分别为2.35-2.40m和2.34-2.36m,步长差值在0.02-0.05m之间,步长趋于接近;不符合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步长“由大到小”的节奏;2)助跑速度平均为10.65-10.79m/s之间;3)最后2步质心高度下降率在4.48%-5.19%之间,质心高度下降率与倒数第1步步长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648,p<0.01);4)最后1步腾空时间均值为0.10s,高于国内外其他选手0.01-0.03s(p<0.05),腾空时间与该步步长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791,p<0.01);5)倒数第1步离地角和离地小腿倾角与最后1步步长具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469,p<0.05和r=0.586,p<0.01);6)最后1步离地时摆动腿膝角与水平速度损失呈正相关关系(r=0.404,p<0.05),与最后1步步长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750,p<0.01);7)在踏板瞬间膝、踝关节速度分别为7.18m/s-7.46m/s和4.09m/s-5.83m/s,均高于国内外其他选手,其值与水平速度损失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573,p<0.01和r=-0.469,p<0.05),同时还发现踏板瞬间膝关节速度与最后1步步长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450,p<0.01)。研究结论为1)李金哲的助跑最后两步步长差异不大,制约了其个人运动技术的提高和完善。需要改进为符合跳远专项科学理论的由“大到小”的助跑节奏。2)李金哲助跑速度达到世界级优秀运动员水平,但最后一步步长较大,导致腾空时间较长,不能进行积极快速踏板技术动作,降低了跑跳结合的有效性。3)其助跑的最后一步步长和腾空时间、膝关节离地和着地角度为显著性正相关(p<0.05),与质心水平速度、膝关节和踝关节速度损失等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4)制约李金哲运动技术的关键问题是最后一步的积极踏板动作。必须减小最后一步步长并积极踏板,是李金哲提高个人运动成绩的关节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8.
26届奥运会女排选手身体形态与弹跳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以 2 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队员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其身体形态 ,弹跳能力进行数据统计 ,揭示当今世界级优秀女排运动员的基本特征 ,为中国女排训练及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系数的比较分析,为我国女子三级跳远项目的再次腾飞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7名优秀青年男子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阶段及起跳技术的三维生物力学分析,提出我国优秀青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倒数第2步缓冲动作过大,摆动腿蹬离地面时速度水平较低;起跳脚着地时的身体质心水平速度水平较高;起跳结束瞬间的垂直速度水平差别较大;起跳蹬伸距离的长短与起跳垂直速度水平并无直接的相关;起跳垂直速度水平与起跳时间有较高的相关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