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58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9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目前起重机安全评价过于依赖主观权重且忽视起重机安全状态变化趋势的问题,建立基于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法(improved combination weighting method of game theory,ICWGT)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起重机安全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收集样本数据以确定评价值,构建评价等级空间来计算起重机行为特征序列与标准行为特征序列的关联系数。运用ICWGT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 未确知测度理论确定的主、客观权重中寻找平衡。充分考虑专家经验和样本数据,确定优化权重以改善关联系数的分配问题,从而获取起重机灰色关联度评价值和安全等级,旨在对起重机安全状态变化趋势进行更加准确的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多自由度刚性杆系静平衡的分析计算。通过调整初始设计中杆件的长度来优化系统。这对于大型起重机前大梁拉杆系统以及一些相关系统的设计优化有一定的实际参考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是港口集装箱装卸作业中的关键生产设备 ,由于其迎风面积大 ,故而对风特别是突发的强风十分敏感。顶轨器是岸边集装箱装卸桥上重要的防风装置。在对集装箱装卸桥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 ,对原来顶轨器控制程序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和改造 ,以满足岸边集装箱装卸桥防风的要求 ,增强集装箱装卸桥的防强风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针对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具体工况需求和特点,构建一种适用于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提出并分析该动力系统的能量智能控制策略,设计相应的智能控制模型.通过以动力电池组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和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运行能量需求为模糊输入,以动力电池组的充电功率为模糊输出,实现了对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的智能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和控制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SAR图像舰船尾迹检测不仅能够反演运动舰船的航速航向信息,也有助于发现图像中弱小的舰船目标。现有的舰船尾迹检测方法对于简单背景SAR图像的检测效果较好,但复杂背景下的检测效果难以满足使用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泛函极小化的复杂背景SAR图像舰船尾迹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相对全变分技术将图像分解为包含舰船尾迹的光滑成分和海背景纹理成分,通过剪切波变换高频系数重构增强光滑成分,再通过Radon变换检测光滑成分中的尾迹线。比对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对于复杂背景SAR图像的舰船尾迹检测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吴淞口3个建闸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基于船舶航行仿真的建闸方案选优方法.通过观测和分析黄浦江交通流情况,选出恰当的代表船型并搜集代表船型的船舶资料建立船舶操纵模型,制作电子海图.根据水文气象信息设计各仿真试验方案,在考虑船舶习惯航法的基础上进行单船及大小船交会的仿真试验;分析重要指标,如航道宽度、转向角等,确定推荐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该方法能为吴淞口建闸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可作为评价比选建闸方案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传统遥感卫星图像处理采用在地面进行目标检测和跟踪处理的模式,卫星将拍摄到的图像数据下传至地面数据处理中心,由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遥感图像数据进行目标检测和跟踪。然而,随着遥感图像分辨率的不断提高,需要下传的数据量增大,导致星地数据传输的时间大大增加,最终造成目标检测和跟踪的时效性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量判别的Canny边缘检测和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的在轨海上多运动舰船目标检测和跟踪方法。将该方法利用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高分微纳卫星实测数据在模拟星载的嵌入式开发平台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轨对海上多运动舰船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跟踪。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过能力,减少由船舶交会宽度限制产生的延误,通过分析船舶超宽交会现状,建立仿真逻辑模型,运用Arena进行离散仿真试验。采集长江口深水航道交通流数据,设置不同的船舶交会宽度限制,对大型船舶进出港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不同交会宽度限制对船舶通航的影响,获得被延误船舶比例、被延误船舶数量和延误时间,进而提出提升通过能力的建议。试验表明,采用Arena进行离散仿真能够量化分析超宽交会对通航效率的影响,可为航道拓宽和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使海警船性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建立以满足任务要求且使单位投资与使用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海警船船型论证模型.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找到船舶主尺度的变化规律和船舶主要要素对投资与使用成本的影响规律.利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对船舶主尺度的优化.以一艘设计排水量为4 500 t的海警船为例进行船型论证,并将论证结果与国外类似船舶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表明该模型能够为海警船的论证选型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客滚船航行安全,在分析客滚船航行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客滚船航行安全因果关系图,并运用Vensim-DSS构建客滚船航行安全仿真模型.对渤海上的某一客滚船的航行安全进行仿真,分析安全投入增加对客滚船航行安全水平的影响,得出结论:客滚船航行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其航行风险主要是由人、货物、自然环境、交通环境、硬件设施和管理等6个因素交叉耦合导致的,其中人、货物和自然环境对客滚船的航行安全水平影响显著.这可为客滚船航行安全风险管理及防控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