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笑弥陀梁京     
聂白 《围棋天地》2006,(5):76-76
梁京棋风剽悍,胜负心强。其实,他性格诙谐,为人滑稽,加上相貌酷似香港演员曾志伟,被棋友们誉为“开心果”。“程六段”公布“七怪”名单时对他说,别看“笑弥陀”张阿生是个市井之徒。双手沾满了无数公猪母猪肥猪瘦猪的鲜血眼泪和臊味,“越女剑”韩小莹却非这个“屠夫五哥”不嫁。梁京听了。胖嘟嘟的、比时尚女郎保养得还要好的“娃娃脸”上顿时“桃花灿烂”,嘴里说。插足到刑庭女法官的家庭,  相似文献   
2.
白莲教前身为白莲宗 ,属于佛教净土宗的一个支派。由于底层民众的政治需求、社会动荡时期宗教文化的整合以及教团组织形式的世俗化等诸多原因 ,白莲教的教义在元代由弥陀信仰衍变为弥勒信仰。弥勒净土信仰在白莲教中经历了从初步渗透、局部质变到成为信仰主流的过程 ,白莲教也因此附着上弥勒信仰的反叛特性 ,从而逐步由合法变为非法、由正统宗教变为民间秘密宗教。可见 ,宗教教义及其社会作用的改变 ,以及官方态度与政策的变化等 ,是正统宗教转变为民间秘密宗教甚至邪教的原因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从历时、交往、个人因素、宗教背景等方面考察柳氏成为弥陀净土信仰的接受情况,了解到柳氏成为弥陀净土信仰者,始于贬谪永州初期,这与他受修净土的天台宗学人重巽的影响、本身的遭遇和对世间的感慨有关。他对弥陀净土的信仰程度和心态表现在深入经论、斥异见、解疑惑、重修证上。后人借其宏赞净土的文章宣扬弥陀信仰,然其信仰弥陀也为一些学者所诟病。  相似文献   
4.
佛教在公元1世纪传入广西,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由于多种因素的交汇作用,佛教在近代以来的广西并不盛行。黄益泉居士的弥陀净土信仰与修持始自北海普度震宫。他深受印光法师思想的影响,皈依了虚云、圆瑛、德森等法师,以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为终极信仰与皈依,虔信甚深。他在广东、广西参与组建了诸多佛教组织,在晚年创建了南宁念佛堂,开展了大量的佛学宣传和佛事活动,为弘扬净土信仰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唐代文士中多有信仰弥陀净土者,其信仰在日常生活中有多个层面的表现。文士常与净土僧交游,并与之结社。崇信弥陀者以念佛为日课。唐代更有大量的弥陀造像、画像以及西方净土变的绘制。文士崇信弥陀净土的举动一方面是唐代佛教繁荣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对佛教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弥陀净土信仰在中国普遍流行,但它执著于净土和弥陀的实有;主张发愿念佛可借助阿弥陀佛愿力(他力)往西方极乐世界;认为极乐世界之享受永不转退等。这些观点都与天台宗佛学相抵牾,智顗却站在天台宗立场,把弥陀净土信仰融入天台止观,提倡“禅净双修”。尤其从智顗的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的两重信仰问题,可见净土信仰发展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普慧 《中国文化研究》2006,14(4):138-147
弥勒与弥陀信仰是整个中国佛教信仰体系中最为庞大的两个派别,二者均产生于大乘佛教兴起的时代,弥勒及其兜率天净土思想起源得更早一些,可能在原始大乘时期。从语源和语义考察,二者都吸收了上古波斯和印度对太阳、光明之神崇拜的文化原型。佛陀造像兴起之时,弥勒造像亦随之产生,并流行于西北印度、东北波斯、中亚及西域地区;而弥陀造像4世纪前无见于上述地区,4世纪以后却在中土兴盛起来。汉译佛典中专门宣讲弥陀及其西方净土的经典似比专门宣讲弥勒兜率净土的经典成熟得要早,两晋以后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宋代天台宗,知礼以山家派主将的身份参与山家山外之争,“辟异端而隆正统”,因此而彪炳于天台宗史,而同门遵式长期隐晦于天台宗史。根据遵式一生的史实,从三方面确认遵式在天台宗中的地位:发挥了天台智额的“法华忏”及“四种三昧”等忏法原理,为后人提供了忏仪规范;把智频的观心念佛和观想念佛世俗化、生活化,推动了“台净合一”;坚守天台宗的基本佛教思想命题,卫护了天台宗的地位和特色。  相似文献   
9.
白莲教前身为白莲宗,属于佛教净土宗的一个支派。由于底层民众的政治需求,社会动荡时期宗教文化的整合以及教团组织形式的世俗化等诸多原因,白莲教的教义在元代由弥陀信仰衍变为弥勒信仰。弥勒净土信仰在白莲教中经历了从初步渗透、局部质变到成为信仰主流的过程,白莲教也因此附着上弥勒信仰的反叛特性,从而逐步由合法变为非法,由正统宗教变为民间秘密宗教。可见,宗教教义及其社会作用的改变,以及官方态度与政策的变化等,是正统宗教转变为民间秘密宗教甚至邪教的原因和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隋唐时期,弥陀净土信仰以其简单的修行方法(易行道)、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他力)死后升西方净土为号召力,博得了许多信徒。佛教其他各宗派纷纷吸收弥陀净土信仰,以求发展,天台宗也不例外。但天台宗在继承慧远“念佛三昧”的基础上,从天台的立场出发,把弥陀净土信仰定格在天台“止观双修”的“观”的范畴,只作为禅观的一部分内容。试以智频《净土十疑论》、飞锡的《念佛三昧宝王论》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