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谈及教育似乎不谈创新就不合时宜了。于是各式各样的教育新词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许多"新教育"不但将"旧教育"说得分文不值,而且不遗余力地在所谓"首创"上与人争锋。教育江湖,有点名气的谁都想竖个幡儿,成为鼻祖,一旦别人也想崭露头角,立马不干了!这样的现实,不禁让人想起罗伯特那个比较好玩的观点:即便是勒庞这样的思想家也难免脱俗,也一样会在谁是某一理论的首  相似文献   
2.
3.
读《乌合之众》,既是审视自己,也是从宏观角度批判性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社会,看待这个社会中与自己有交往的或没有交往的人. 勒庞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预知未来的能力.100多年来,社会发生了许多变革,但社会中的人,这群“乌合之众”,却与100多年前那么相似. 这本书让我对很多自己曾经用肤浅眼光看待的新闻“事实”有了深入的思考、新的探寻.  相似文献   
4.
《乌合之众》(A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是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的经典作品。100多年前的法国学者勒庞是位保守派社会精英,他反对传统的国家主义,也反对新兴的集体主义,推崇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他认为:群体是盲从的,狂躁的,非理性的。而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互联网虚拟社区的发展,交互性的加强使得网络环境中群体心理表现得尤为明显。一、对于网络中群  相似文献   
5.
勒庞的群体理论学说为依托,围绕群体这一核心概念,从大众传播效果的角度切入,立足受众群体心理,重新将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三阶段定义为信仰、抵抗和妥协阶段,联系大众传播活动发展状况,分析这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蝇王》以流落孤岛的一群孩童开始野蛮厮杀的残酷故事,反映了理性的个人受到群体心理传播的诸多破坏性影响而逐渐失去理智的过程。通过群体心理学理论,本文力图从微观的个体心理和周围环境的互动中,探究人类作为社会性个体在潜意识里理性与野蛮进行角力的客观性事实。  相似文献   
7.
8.
彭诚 《东南传播》2020,(10):71-76
不久前随着疫情的突如其来,"乌合之众"一词频现报端,而其出处《乌合之众》一书不但常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且有着逾百种中译本。通过收集《乌合之众》的所有中译本及译者、出版社的相关资料,勾勒《乌合之众》在我国的译介与传播历程。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核心概念对之加以阐释,发现在译者、书商、自媒体等行动者的参与下,《乌合之众》的早期译本较为严谨忠实,后期译本多为粗制滥造。而当下此书则跳脱出了文字的局限,以漫画、有声读物、短视频等形式继续传播。通过梳理《乌合之众》的译介与传播轨迹也可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反向启示。  相似文献   
9.
熊一丹 《新闻世界》2014,(8):290-291
本文对勒庞《乌合之众》一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并从批判性的角度对该著作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回应。同时将勒庞、塔尔德以及弗洛伊德的群体心理研究进行了比较,工结合了网络时代的特点,指出尽管网络使理性的公民参与成为可能,但勒庞指出的群体的缺点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说:“勒庞的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他说的这本书中译本就是《乌合之众》,书中对群体心理和行为的描述与抽象实在“精致”.书读起来十分顺畅,每一个看似抽象的定义都伴随一个足有说服力的例证——尽管例证距离我们颇为遥远.勒庞为我们举起一面镜子,看清身处群体中的我们和别人的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