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12635篇
科学研究   986篇
各国文化   149篇
体育   729篇
综合类   323篇
文化理论   110篇
信息传播   214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1454篇
  2013年   1430篇
  2012年   1588篇
  2011年   1927篇
  2010年   1348篇
  2009年   1351篇
  2008年   1592篇
  2007年   965篇
  2006年   642篇
  2005年   552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86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天德国秉承的记忆文化,主要是对犹太人大屠杀历史的直面,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初期德国老一代表现出集体沉默,而中期德国年轻一代打破沉默,到后期德国集体树立反省意识。德国对大屠杀的这一反省进程在国内外政治变迁、人口世代更替、国家统一实现这些因素综合的作用之下,而不断地趋向正面。如今德国完成了对大屠杀罪行记忆的恒久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3.
4.
5.
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凝结着历史的记忆,是社会文明的直接见证者。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村落逐步消融在时代的印迹里。为促进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的焕发新生,文章借助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场理论,指出传统村落在历史、时间、变迁中凝聚成具有象征意义的记忆场。在此基础上文章剖析了档案部门参与村落记忆场保护的意义,阐释了村落记忆场赓续乡村记忆、留住乡情乡愁、传承文化遗产的功能,并提出了档案部门就如何推动村落记忆场实现功能最大化的策略,以期使档案部门更好地承担起传承、保护、赓续传统村落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6.
诚实面对     
从新加坡传来的发现一例新SABS病例的消息,着实吓了全世界一跳。今年春天SARS肆虐时的情形我们还记忆犹新,对这样的消息不能不关切。  相似文献   
7.
龚志红 《湖南教育》2002,(14):53-53
诵听法。在诗歌、戏剧类文体的阅读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运用诵听法,就是将“听人读”与“自己背”结合起来,交替进行,通过各种感官获得记忆效果。诗歌的音韵、节律的美感与戏剧人物语言的口语化的特点,单凭读是很难有深刻体会的。由于语言即逝性的特点,学生必须及时、准确地接受语言信息,提取要点,迅速领会。这样,诵听结合在刺激学生大脑的反映速度、促进阅读时对信息的快速筛选、理解等方面可起到积极作用。我一般是让一组同学朗读,其余同学静听。或者个别读、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静听。学生朗读时尽量不看书,颇似电视播音员。这…  相似文献   
8.
情感状态对第二语言认知过程以及认知结果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积极情感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 ,消极情感则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情感状态主要通过扰乱记忆容量、延长长时记忆的内容等影响第二语言认知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是对教育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能力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多方而的能力,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时代的客观要求,教学中我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实施近一学期。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感触最深的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用孩子们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与行为,在音乐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例如,在歌曲教学中,以往都是让学生先学歌谱,再学歌词,而现在,我却让学生在完整感受乐曲中先学歌词,然后再来学歌谱。又如,在一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本人力求从培养学生的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