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咀克赫茨伯格(Fro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通过对美国匹兹堡地区的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的调查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赫茨伯格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把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相似文献   
2.
顾客满意不一定导致重复购买,这就是所谓的顾客满意陷阱.在界定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卡诺模型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试图对客户满意陷阱形成的原因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3.
双因素激励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的新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赫茨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中激励因素、维持因素等关系原理,结合管理工作实践,可以总结出一些实用的激励机制,从而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