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托妮·莫里森早期的代表作.《最蓝的眼睛》和《秀拉》表现出创作视角和技巧上的连贯性:同样着眼于黑人女性的体验,并把对这一体验的描写从孩童时代推进至成年。从怯懦自卑的佩科拉到坚毅果敢的秀拉,从无助的替罪羊到带刺的野玫瑰,本文将深入剖析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从痛苦祈求到挣扎觉醒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2.
运用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当前职业体育越轨问题中的体制因素。研究表明:我国职业体育发展中体制的价值功用更为突出,越轨问题的出现与体育体制具有重要关联;但体制不应承担越轨问题的"原罪"之责,也不能将其作为影响越轨问题出现社会转型因素的"替罪羊"。从系统角度找出致使职业体育越轨问题出现的体制因素不仅可以推进我国职业体育发展,也可以服务于我国体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圣经原型批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天堂》中的圣经原型元素,展示了莫里森对美国社会的种族主义、暴力政治和非裔美国人现状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4.
《阿Q正传》的深层叙事结构是狂欢节加冕-脱冕仪式,阿Q的原型是一个狂欢节小丑角色。这个仪式的基本过程与作品的表层故事结构主要环节对应,由“小丑的出场——小丑身份的确证——小丑加冕为狂欢节国王——狂欢节小丑被脱冕“几个基本环节构成。在狂欢节仪式和原型更深层与之对应的则是替罪羊仪式和原型。  相似文献   
5.
章会垠 《巢湖学院学报》2005,7(2):99-104,110
具有神性性质的黛玉形象的价值,在于它指向了"献祭的替罪羊"这一人类文化原型.这种价值,通过黛玉之死而得彰显;黛玉之死,是一个神话,一个寓言,一个象征,一个仪式.黛玉原型是植物精与替罪羊的合一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黛玉之死与"送走死亡"民俗的合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托尼·莫里森的《秀拉》,分析了作品映射出的生死母题。从与生死母题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通过仪式、再生和替罪羊原型——出发来解读《秀拉》的主题和人物性格发展。  相似文献   
7.
邹霞 《科教文汇》2014,(32):74-75
《追风筝的人》中的阿米尔对忠诚的朋友哈桑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然而他本身亦是狭隘的民族宗教观和父亲罪恶的替罪羊。碍于主流社会对哈拉扎人的偏见,阿米尔违背自己的本性嘲讽、诋毁哈桑,由于父亲的忽视阿米尔牺牲了友情来成全父亲对自己的认可,外界力量粗暴地撕扯着阿米尔的内心,给他敏感纤细的灵魂背上了沉重的枷锁。  相似文献   
8.
俄狄浦斯是西方古典戏剧中为人熟知的悲剧人物,他的一生因为一个预言而改变。一些评论家认为俄狄浦斯的悲剧是超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借助吉拉尔的替罪羊理论,对俄狄浦斯在《俄狄浦斯王》中的悲剧成因进行解析,则可以看出他的悲剧不过是当时由复杂的自然、社会条件下的政治权力斗争造成的,是人为操纵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从盖茨的喻指理论中意象的喻指入手,分析解读莫里森《秀拉》中替罪羊意象和自杀意象在非裔美国黑人语境下的重复与改写。这些喻指意象的使用在莫里森的小说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有着强大的召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论美国文学中的“替罪羊”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替罪羊”模式是美国小说用于表达思想主题的极为常见的文学表现形式 ,但到目前为止 ,国内极少有人对此专述。这里选取四篇具有鲜明“替罪羊”模式特征的小说 ,从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透视它们在利用“替罪羊”模式时所表现出不同的深层主题涵义 ,展示这四篇作品艺术魅力的另一面 ,并为读者解读美国其它包孕类似模式的小说提供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