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乐舞声中普米族“搓蹉”的人类学解读
引用本文:申波,盛川芮吉.乐舞声中普米族“搓蹉”的人类学解读[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22-25.
作者姓名:申波  盛川芮吉
作者单位:[1]云南艺术学院图书馆,昆明650500 [2]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昆明650500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研究(10YJA760041)
摘    要:在云南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各民族都要动用"艺术的手段"来寄托对于生存的憧憬,即使在许多时候或许没有乐队的加入,但却绝对不会缺少"敲打"这一行为,从而替代了语言的叙事动能。因此,"敲打"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诸多无文字的边缘民族来讲,其蕴涵的象征性意义具有丰富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敲打"的存在作为一种空间图式,它不仅填充了空间本身,更通过民族的观念、行为、情感影响着民族的声音行为,更展示了其远古的记忆而成为"充满意义的仓库或贮存器"。文章依托艺术人类学的视野,通过对云南普米族传统乐舞"搓蹉"的透视,解读了在其乐舞运动的绵延中,彰显了一个古老民族对环境的适应和对远古记忆的恪守。

关 键 词:普米族  敲打行为  乐舞表达  文化记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