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9年人教版教材提供了两个经典的"毛色"相关的表观遗传学案例,分别是"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的遗传现象。通过回顾上述案例的研究历程,逐步阐明相关机制以加深学生对表观遗传现象的理解,并引导其思考表观遗传学与经典遗传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3.
非编码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而广泛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非编码RNA的种类、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与细胞发育和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分析了表观遗传机制、表观遗传信息的遗传、表观遗传与中心法则的关系、蜂王的表观遗传,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供教学背景参考与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黄平平;李若冰;胡维博;单亚男;许梦阳;周百灵;扈国栋 《德州学院学报》2024,(2):1-8
LncRNA NRA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lncRNA分子,仅少数研究显示其表达水平与肺癌、胰腺导管腺癌的发展紧密相关,但NRAV在其它癌症中的表达情况和功能尚不清晰。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NRAV在不同癌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及其与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并以肝细胞癌(LIHC)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与NRAV共表达的mRNA并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探究NRAV在LIHC中的调控机制与功能。结果显示,NRAV在7种癌症与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显著,其表达量与5种癌症患者的总生存期以及4种癌症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显著相关。另外,筛选出的479个共表达靶基因主要富集在DNA修复、蛋白质结合、细胞周期等通路上。该文为进一步了解NRAV与泛癌尤其是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1.
袁梅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7(11):96-99
文化产业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文化产业化是更为有效的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不仅为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提供了先进的体制环境,而且有助于实现传统民族精神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13.
郑朝彬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1):5-7,16
文章主要对屯堡文化在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和难题进行论述,认为在现代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下,屯堡文化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文化传承链条出现断裂,文化符号正在消亡以及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不断减退等困境。 相似文献
14.
15.
白西乔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3)
在儒家文化中,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和总纲,是规范人行为的灵魂,仁就是爱人,是一种道德观念和品质,既包含有多方面的情感原则,又构成人们复杂的心理要素,是处理一切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的总则和根本要求。从政治作用来看,仁是礼的精神支柱、仁礼一体;从修养的主体上看,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从宗法血缘关系上看,孝悌是为仁之本;从人我关系上看忠恕是为仁之道。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转型时期,我们应当如何弘扬教育传统?一言蔽之,我们的批判应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要批判地继承中华教育传统. 相似文献
17.
刁秀航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3):125-128
学习中国画时,师承是不可避免的。师承强调的是对前辈或同辈的学习、继承,而绘画的主要价值在于创新,这其中有着天然矛盾。为了使这种矛盾得到缓解,在师承别人的绘画时,首先,要理性选择自己要师承的人;其次,要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尊重自己的感受;再次,则要注意:更要重视对自然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唐代家产继承方式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3):84-89
我国古代的家产继承方式发展到唐代,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习惯方式和可行的律令规定,并逐渐定型化和体系化。唐代家产继承的各种具体方式和程序,都是围绕如何更有效地保证各种状况的家庭的门户延续而设计的,这也是认识我国古代家产继承方式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9.
罗兴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0(6):662-666
五四时期鲁迅在<狂人日记>里用吃人的文学意象展示了多种含义的思想批判与文化批判.上世纪90年代,莫言的长篇小说<酒国>里再次出现了这一文学意象,作家站在民间的立场上,不仅自觉继承鲁迅的批判精神,同时通过对启蒙者(改造者)形象的解构,表达了对传统文化改造的艰难性的深刻认识.通过对两个作家笔下的文学意象的比较研究,阐明鲁迅精神在当代文学中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加显现出重要的战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