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洛阳汉墓壁画,题材丰富。西汉壁画的“羽化飞升”和“驱疫逐邪”,描绘当时社会丧葬活动,表达了羽化飞升的丧葬核心理念;天宫星辰天象图,继承中国传统的天体“二十八宿”的学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天体的认知水平;东汉“车马出行”、“宴饮乐舞”图真实描述当时社会官宦的仕途、庄园生活。是东汉时期庄园经济,门阀士族产生而形成的新的思潮在艺术领域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墓室壁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 ,在蒙古族绘画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墓室壁画不仅为我们进行传世绘画的研究和了解元代世俗绘画的全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而且 ,也有助于通过壁画题材内容 ,画面人物服饰 ,壁画装饰色彩等具体方面的研究来全面了解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演变 ,以及蒙古族古代美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汉代壁画分为前期壁画和后期壁画,前期壁画以道家升仙思想为主,后期壁画在升仙题材的基础上,儒寒思想的体现渐渐增多,题材多样。  相似文献   

4.
在永城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柿园汉墓(西汉梁王墓)主室发现三幅彩色壁画,画幅面积大,绘画线条流畅,技法娴熟,表现出很高的绘画技术和艺术水平,堪称目前发现的我国西汉前期工笔重彩画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5.
洛阳烧沟61号汉墓壁画以其基本完整的面貌成为中国早期墓室壁画的珍贵实例之一。文章从墓葬的形制、主题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等各方面对洛阳烧沟61号汉墓壁画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的墓葬中多绘有壁画,这些壁画不但反映了我国丧葬文化的一个侧面,也标志着该时期绘画艺术的转变和发展。透过这些墓室壁画既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也可以分析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西北地区所出土的墓葬壁画,深刻、生动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该地区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7.
张亚莉 《考试周刊》2012,(20):18-18
河南孟津县的邙山上,自汉唐以来有很多著名的陵墓,上自两汉下至北宋共收藏历代古典墓葬22座,最为著名的有西汉时期的卜千秋壁画墓,西汉时期的打鬼图壁画墓,东汉车骑图壁画墓,西晋关内侯裴诋墓,等等。这些珍贵丰富的壁画的内容,或表现打鬼形式,或描述升天仙境,或描绘天体星象的、神话故事的、历史事件的或再现大规模的车骑出行的盛况及家庭的生活场景等等,真是琳琅满目、洋洋大观,可谓是天上人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图像入手,通过梳理唐墓壁画中的植物种类和特点来分析唐代对植物的喜好和绘画呈现的相关问题,分析以木本植物为主,文中未对图案中出现的变体花草纹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壁画是唐代绘画艺术的重要形式,然而随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发展,很多壁画都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所幸,保存在地底下的墓室壁画较好的保存了下来,并随着墓葬的发掘逐渐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供人们进行研究和观赏。唐代墓室壁画是唐代绘画史上的一朵奇葩,与唐代的卷轴画、宗教壁画一样,名作纷纭,气象万千,无愧为中国绘画史上璀璨的明珠,本文将谈一谈唐代墓室壁画的艺术风格,并对其历史地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汉代两京地区墓室壁画的出现和发展并不是自主和孤立的,在这一过程中它不断受到汉代各个历史阶段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主要有汉代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汉代墓葬形制的变革和汉代绘画艺术的繁荣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由《诗经》的花草果蔬等兴象可见出先秦婚恋习俗中的赠遗之风。初时 ,女子多任采集之责 ,故蔬果花草之属为女子用于赠答致爱、结恩定情甚是便宜 ,或以芍药、梅子、茅草等取用为求偶媒介 ,或以桃子、花椒等取意于繁殖性能 ,使自然界中的极普遍之物因寓含了特殊而神秘的象征意蕴而别有价值 ,另具风味。  相似文献   

12.
《汉书》在结构上比《史记》更加注意整体性与规范性,既断代为史,又有鲜明的通史意识,努力将“断”与“通”结合。《汉书》“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也是“大一统”的通识思想在史学上的鲜明体现。《汉书》在整体架构上具有“一部如一篇”的特点,只有将《汉书》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客观全面地把握其结构艺术。  相似文献   

13.
清末新政是在戊戌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更全面、更深入的变革,它对推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它是由清政府的实际统治者发起和推动的,它具有政治上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更能得到社会基层的响应,因此能产生更广泛的效应,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先秦到汉初的儒道名家及许多子书几乎都要论及道,尽管对道的定义不同,但都把“道”做为重要的概念,基础概念,韩婴也承袭了这一传统。不止如此,他还把“道”(及德)作为自己理论的核心概念,试图用以统摄方方面面的问题。一方面,他拉开群生万物与“道”的距离,使道成为纯粹抽象物,接近天道;另一方面,又以“道之行”思想打通了形上之道与形下之道、天道与地道、人道之间的隔闽和屏障,从而在一条独特的路径上建立涵盖统摄诸家的道(德)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经学教育在东汉臻于全盛,对此,前人论述详备;然盛极而衰,东汉末年的经学教育江河El下、辉煌不再,是为我国古代学术思想之一大转折与变局,其原因何如?兹尝试述论之。  相似文献   

16.
《尘埃落定》中傻子身上兼有几种文化背景,儒家文化是傻子智慧的重要源泉之一。然而也正是这种多文化背景,使得傻子的智慧遭受误读,傻子的身份、命运、权力悲剧体现出作者深刻的创作心理矛盾。  相似文献   

17.
汉初<诗>学的最大贡献在于"经典复原"的成功.经师们靠记忆口头传授,一人不能独尽其经,阜阳诗简之所以<稚><颂>阙如,即是证明.<毛诗>则为藏干隐密而得以幸存的<诗经>全本.在经典复原过程中,<诗>学传播呈现出了无序状态.,随着大师的出现,始有了齐、韩、鲁、赵<诗>学传播的区域性特点.政治力量的介入,使<诗>学传播由无序走向有序,逐渐形成了四家<诗>派系.  相似文献   

18.
夫妇的合葬是一个由"别"到"合"的渐进过程。在汉代,夫妇埋葬方式由同茔、同坟到同穴趋合的倾向日益明显,同时又存在着异坟、异穴、异室的区别。这种合中有别现象既反映了"夫妻一体"的社会观念,又表现了"夫妇敌体"的传统,是"夫妇有别"之礼在合葬习俗中的实践。自汉哀帝始,更为强调以夫为主的"一体"认同,逐渐忽略了双方的"敌体"之别,随着这种观念的转变,同穴合葬成为夫妇丧葬的主要形式,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苗族是从其他省区迁到云南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又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通过对威信县韩姓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的研究,可以认识云南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而了解苗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汉代《诗》学是我国《诗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已在多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的叙述方式多是纪传体式的,对汉代《诗》学进行编年体式研究的著作还暂告阙如。由于编年体研究与纪传体研究相比具有"事实的陈述先于评价分析,客观的呈现先于价值判断"的特点,因此对汉代《诗》学这一失传较早,存留材料零散的研究对象来说编年体式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