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在加快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提高全民法治素质,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基本要求。对"90"后大学生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因为"90"后必定要成为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培养和提高90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这对法治建设总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和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目标,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造化育人的高等院校是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因此,担负着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任。本文就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律课教学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实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治国家的实现有赖于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法律意识的强弱意义重大。文章论述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现状及途径。  相似文献   

5.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客观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在依法治国条件下,法律意识成为推进法治进翠的观念先导。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与未来,对这一群体的法律意识的关注与培育,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化的进程。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形成原因,并提出培养途径,为推进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力文 《甘肃教育》2010,(13):13-13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1.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整体不高,法律意识普遍淡薄。我国高校虽然为各专业的学生设置了《法律基础》课,但一些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单调,  相似文献   

7.
王旭 《考试周刊》2007,(47):112-113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本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祛治国家。”九届入大二次会议修改宪祛时也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这标志着我国在迈向二十一世纪时,党和国家所采取的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要依法治国,使我国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使人们知法、枉法、守法、用法,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个目标。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对于实现依法…  相似文献   

9.
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杜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条件.法律意识主要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理论三个层次构成.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亲法"意识;法治观念,指法律至上的观念、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权利平等的观念和正确的诉讼意识;社会主义法律理论知识;法律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浅议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备法律意识是当代人才的必要素质,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尤为重要。近年来,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入手,提出了培育良好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职学生法治意识的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对策,以增强法治观念,帮助高职学生理解和实践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正确的观念指导行为,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从文化自觉视域下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教育产业化与文化网络化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薄弱,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以文化自觉的维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增强教育者的文化自觉意识,优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现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必须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入手,同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及道德修养方法,强化大学生责任践行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社会危害性不断加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从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的现状,培育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的意义等几方面入手,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教育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注重提升相关性和实效性。繁荣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的转变,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挑战,品牌培育势在必行。高校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深度剖析存在的问题,着力培养具有"品牌效应",打造具有"精品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个性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在变化,人类在进步,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具有良好个性的人去创造。具有良好个性的人有赖于教育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良好个性的新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力于当代人的个性培养。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个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把握个性发展的本质特征,才能促进人在丰富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成为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技能、活跃的创新思维、个性鲜明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曹晓飞 《茂名学院学报》2007,17(2):15-17,46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是适应时代发展与国内外形势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要求。加强对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对于高校积极应对教育国际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的中国定位了新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打造,离不开合格公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管理者与建设者,公民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成效。众所周知,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大学生得到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也是高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合理运用2018年版新教材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对大学生公民意识进行嵌入式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性行为的基本目的,更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当代大学生不良性行为的出现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是个体对性行为伦理认知的偏差;二是高校、家庭性教育的双重缺位与社会性伦理要求的低姿态化。要培育大学生的性伦理意识,必须从完善自我意识,强化责任意识;提倡科学的性文化和社会主义性文明;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突出性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有机整合的立体教育模式等几方面入手。唯有如此,才能强化性伦理意识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高我国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