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635篇
科学研究   55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西夏是历史上与宋代同时期存在的民族政权,通过不断对中原汉族文化和藏族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因素的模仿借鉴,逐渐使本民族的书籍装帧设计达到成熟,无论在书籍的封面设计还是插页排版以及装帧类型上,中古时期的西夏经卷文书和世俗书籍都显示出多种文化因素融汇交流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2.
唐末五代时期,西蜀佛教受到统治者大力支持和当地民众的热情拥护,蜀地禅宗和密宗两派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西蜀社会各阶层有着强烈的崇佛热情,他们的奉佛信念和佞佛行为表现在建造佛寺、刻立寺碑、镌造佛像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3.
用保存有丰富古代汉语特征的方言分析古代诗歌,有助于克服语言障碍,探索作品的本原形态。本文利用分散留存于闽南语及赣方言中的古汉语语音特点、特殊词汇、语法现象,分析了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宋代朱熹《观书有感》和上古时期的《诗经·东门之池》、《诗经·何彼秾矣》、《诗经·将仲子》等5首古诗,表明方言学与古代文学的学科交叉,既有利于在古籍整理中进行正确释读,也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古代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44.
《上海公约》的签订为破解中亚地区稳定困境提供了思路.该公约首次以国际公约的形式明确了“三股势力”的概念,确立了以打击暴力恐怖主义为宗旨的基本原则,推动了地区反恐反暴机构的建立.该公约不仅在国际法、内国法层面为中亚诸国提供了反恐的法律依据,更为中亚乃至世界安全问题提供了国际立法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45.
现存日本园城寺的日本国宝《唐人送别诗并尺牍》中汇集了部分日本僧人圆珍求法归国后唐人送给他的诗和信简,其中包括浙江商人李达和詹景全的两封信简和三首诗。这是唐代浙江商人在日本现存的唯一墨迹,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考证李达、詹景全两位浙江商人的生平事迹及其作品,可以看出唐末浙江商人在促进唐日佛教交流乃至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心理教师是学校教育中一支重要的队伍,但他们因学科归属不明、岗位职责不清、工作业绩不显、自我发展不畅等原因表现出明显的不良情绪。与此同时,他们还表现出富有情怀、渴望学习、改革创新的职业风格。通过教育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采用情感体制的理论框架,呈现心理教师在工作体制中的情感整饰和交往体制中的情感表演。研究发现,整饰与表演是学校心理教师极具特点的情感劳动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学校结构下,整饰与表演是心理教师自觉嵌入社会的情感策略与行动力量。  相似文献   
47.
二《招》(《招魂》《大招》)所招为屈原魂而非楚怀王魂(或其他楚王魂);二《招》为抒情言志之作,而非所谓实用的招魂辞;《招魂》以生活招,《大招》以政治图景招,《招魂》主要着眼于“己”,《大招》则更多着眼于“朝”;二《招》采取幻设以讽刺、对比以讽刺的手法,具体各不相同;二《招》寄意遥深,委婉曲折,与屈原正道直言截然不同。二《招》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应该得到新的认识与发掘。  相似文献   
48.
十六国时期的中国北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诸侯割据、区域性政权叠起、战乱频仍的地区。赫连勃勃是这个特定历史背景下雄踞一时的风云人物 ,大夏政权是赫连勃勃凭借武力征服而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割据性统治王国 ,统万城则是体现大夏政权辉煌历史的象征  相似文献   
49.
Foreign firms patent in emerging economies with weak appropriability regimes at an increasing rate. This phenomenon constitutes a paradox since in such a setting foreign firms should have weak incentives to patent. In an attempt to resolve this paradox, we conducted an inductive analysis of 11 foreign firms that patent in such a setting, using the case of China as our empirical context. We identify four archetypes of foreign firms and three key antecedents the interaction of which determines which archetype a firm can be subsumed under.Our study complements the developed-economy focus of the extant appropriation literature by adding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We extend previous econometric studies by identifying salient factors on the firm level that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a foreign firm patents in emerging economies with a weak appropriability regime, highlighting that the extent of a firm's motivation to maintain its freedom to operate can supersede imitability concerns. We also comment on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contributions for managers of foreign firms. Highlighting a structural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foreign firms from developed economies and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an emerging economy, we point to the generalizability of our results to a wide range of other emerging economie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50.
<大戴礼·夏小正>所用历法,迄今主要有"十月太阳历"、"殷历"和"夏历"等三种观点.比较<夏小正>与<礼记·月令>,它们记载的物候相一致的情况居多;测算星宿的距度.可推知<夏小正>与<月令>记载的正月、三月、五月、六月和八月的星象皆一致.可见,<夏小正>与<月令>使用的历法大体相同.另,<月令>与<淮南子·时则训>记载的星象亦一致,且<淮南子·时则训>中斗建寅这一星象为夏历的主要标志,可见<月令>使用的是夏历,而<夏小正>所用历法亦以夏历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