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275篇
  免费   1369篇
  国内免费   1488篇
教育   233619篇
科学研究   24495篇
各国文化   307篇
体育   7052篇
综合类   9201篇
文化理论   2149篇
信息传播   47309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3961篇
  2023年   10271篇
  2022年   10187篇
  2021年   11718篇
  2020年   9604篇
  2019年   8607篇
  2018年   4209篇
  2017年   7047篇
  2016年   8128篇
  2015年   11619篇
  2014年   25497篇
  2013年   21250篇
  2012年   23927篇
  2011年   25046篇
  2010年   21508篇
  2009年   20932篇
  2008年   24576篇
  2007年   17901篇
  2006年   12460篇
  2005年   11897篇
  2004年   7952篇
  2003年   6092篇
  2002年   5878篇
  2001年   4803篇
  2000年   3686篇
  1999年   1234篇
  1998年   895篇
  1997年   728篇
  1996年   505篇
  1995年   486篇
  1994年   416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217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对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进入中考总复习阶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天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最有效的?理论上说,有效指的是: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我的理解: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要有效果,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也就是指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好"到"好"、从"简单理解"到"深刻领悟"的教学。从教的角度而言,有效教学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从学的角度而言,有效教学应该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愉悦地获得最大的进步或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我们很难用理论方法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衡量,有效性高的课堂与有效性低的课堂有着不一样的特点,经过多年的观察、比较、思考,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美术教育的优势在于能教会学生如何有系统的学习,如何将学习中看似独立的各知识点之间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美术教育以及艺术美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身心健康及智力能力的发展等各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速发展的数字化信息时代,图书馆已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献的保存者、情报的传递者和服务的提供者,它已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总体结构中的合作者与协作者。在教育的社会化与学习的终身化的今天,图书馆以其独有的优势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07,(7):19-19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烟草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大约有500万人死于吸烟所导致的疾病,预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会增加到1000万。在这让人骇然  相似文献   
6.
王秀英 《科教文汇》2007,(10S):28-28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实践教学系统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并介绍了实践教学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8.
如何应对考研热潮中的二外日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华 《内江科技》2006,27(4):105-106
大学二外日语,几年前或许是学生较为轻松的一门学科,可是,近年来,它的作用似乎越来越大,对个别学生采说,甚至有可能成为决定其学业前途的一门关键学科,基于目前形式的变化,本文就日语教学方法加以探讨,就有关日语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10.
易浩然 《科教文汇》2007,(10X):85-85
新课改在主体实践层面,基于对课改精神和课改理念的领悟不同,新课改的实践呈现出了多样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给各级各层课改主体带来了困惑。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看待这一过程:辩证的师生关系观;辩证的课程文化观;辩证的课程职能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