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土家山歌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是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黔东位于武陵山腹地,是土家族主要的聚居地;对黔东土家山歌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在本文当中笔者立足沿河的地理历史演变、土家族的形成、发张、兴起以及生活风俗,诠释了土家山歌的含义,从而又根据其山歌的功能与内容对家山歌进行分类,总结。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重要组织部分,它们继承了本民族先辈的音乐审美趣味,表达了当下本民族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音乐艺术历史与现实的集合体。湖北长阳土家族山歌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民歌类型,一方面与长阳土家族山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又展现出了长阳地区特有的音乐文化底蕴。通过对该地区山歌艺术特色和演唱技巧的探析,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对声乐教学及演唱风格的多样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摆手舞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研究土家族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应该得到传承和弘扬。然而,当代土家族摆手舞创作过程中存在着对土家族文化了解不充分、舞蹈语言概念提炼不准确、创作思维缺乏等问题。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发现,只有深入生活,充分了解和挖掘土家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提取动作的核心要素,遵循摆手舞的美学特征,才能创作出独具特色和活力的民族舞蹈,从而推动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歌以言志,土家山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对卸甲坪土家族乡做深入调查后的结果表明土家族山歌反映的不仅仅是韵律和节奏,土家山歌更是民族精神、风情习俗、地域特色的浓缩,是全面、深入了解土家文化的重要渠道.土家山歌可分为劳动歌(耨草锣鼓)和生活歌两大类,土家山歌因其句式特别又称为五句山歌,具有赋比兴、双关、叠音、方言化等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5.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象,是民族无声语言的艺术传承,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土家族为表达民族的共同信仰与文化因素,创造了集绘画、扎染、刺绣、挑花、纺织等民族手工艺术为一体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特征的土家族服饰。通过土家族服饰的演变、内涵与文化象征三方面来研究土家族服饰,以期传承与开发土家族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6.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标志性文化形态,是以摆手为主要动作的舞蹈,是土家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对摆手舞的原生性、祭祀性、征战性等风格的分析,论述了摆手舞与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活环境、宗教信仰之关系.  相似文献   

7.
山歌的生存现状与传承——以潮州凤凰山畲族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和个性的体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符号,不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本文通过对凤凰山畲族音乐文化现状的采访分析,指出畲族山歌在时代发展中失传的因素,并对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才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7):114-119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重要作用。土家族摆手舞作为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其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表现形式构成了多彩贵州的重要标志,颇具研究价值。在探究土家族摆手舞源流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摆手舞丰富的文化个性,探讨摆手舞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客家山歌是我国地方山歌里十分重要的种类之一,是我国民间音乐的一块璀璨的文化瑰宝。学校的音乐课堂是一个良好的客家山歌等民族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载体。采用科学合理的引入策略,将客家山歌引入到初中音乐课堂,能够实现客家山歌更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乐曲风格也蜂拥而至,传统山歌似乎已被人们所遗忘,怎样将民族山歌进行良好的传承,是我们所面临的一大难题。近期以来,我国布依族山歌逐渐被人们所推崇,尤其是最为经典的"十八调",然而在其传承方面依然遇到诸多问题,后辈没有传承意识,最后经典山歌也将不复存在。因此,本文以布依族山歌"十八调"研究方向,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提出行之有效的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民歌不仅具有迸发激情、舒缓忧愁、愉悦身心的功能,而且有言情溢志、传达情意、加强沟通、强化交往的作用,更有传授技艺、传承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吸收异质文化的“社会性教育”价值。这里仅就土家族民歌“社会性教育”的成因、形式、内容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山歌教育与土家族群经验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山歌立足于厚重的族群文化传统之中,担负着促进个体与群体经验发育的责任。个性鲜明的土家文化使土家山歌具有了与现代学校教育迥异的特质与趣味:教育价值选择的生命化取向、教育实践环节的生活化取向、教育手段设计的人性化取向。这三种取向从不同的层面指向了教育的主体性,指向“经验”的生长与互动。它所产生的显著的教育效能,使我们妊然以“经验”为核心审视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土家歌谣里不乏表现人性本源意向的火辣辣的情歌。土家族情歌婚恋历程中的性文化意向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反映在土家人初恋、热恋、结婚、丧偶等不同的婚恋历程中。各阶段虽然在表达上各有所重,但又共同地反映着土家情歌以人为本,土家人对婚姻自主、爱情幸福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4.
从军事学的视角,对鄂西土家族民间信仰中的巫术崇拜、白虎崇拜、英雄崇拜作分析解读,可以看出鄂西土家族文化现象中蕴含有丰富的军事斗争因素,折射出土家族崇武善战、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5.
贵州土家族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土家族研究是整个土家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贵州本土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贵州土家族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恢复黔东北地区土家族的民族成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土家族研究的进程,为宣传贵州土家族和土家族地区,为贵州土家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栽秧薅草锣鼓歌的生态生成及其艺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栽秧薅草锣鼓歌是土家族人在生产劳动中创作的一种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民间艺术样式,是一种古老的歌腔。栽秧薅草锣鼓歌从生产生成、内容、形式及艺术特征来看,也是土家族民歌中保留最为古老的形式之一。栽秧薅草锣鼓歌作为土家族典型的民族歌唱艺术,其声腔特征、表演内容、表演形式、文化内涵等无不与土家族文化和民间习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闹灵是融歌、诗、舞于一体用于悼念亡人的歌舞.作为在土家族民间至今仍广泛流传的习俗,在其艺术鉴赏意义之后,更具有不可替代的民俗意义.从民俗表象上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土家族人“送亡人”和“还人情”的意义表述.在形式上表现了一种民间信仰场合中的“娱神娱人”的表演仪式.从结构分析,闹灵场域中存在着三种信仰力量,即土家族民间鬼神信仰、生活文化习惯以及官方儒学正统影响力.作为一项仪式时,闹灵是土家族叙述、实践和隐喻其世界认知符号体系的一种文化表演.  相似文献   

18.
土家山歌的命名与武陵山区有密切关系,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艺术特色和生活气息非常浓郁,可以为土家文艺创造提供丰富的资源,也可以打造出标志性的土家文化名片,从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土家族主要聚居在铜仁地区,情歌是土家族民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质朴健康的思想内容、绚丽多彩的艺术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风貌,构成了它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民族发展的各个方面。传统文化资源是长阳县深层次开发旅游业的重点,必须正确认识保护土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关系,遵循文化、社会、经济、环保全方位统筹兼顾的开发原则,确立以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民间艺术及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