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谈排球运动员“球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对排球运动员“球感”现象进行分析。阐述如何在训练实践中运用有关感知觉规律培养运动员的“球感”。  相似文献   

2.
分析心理因素对排球运动员球感的作用,从中找出发展排球运动员球感的途径,使排球运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级排球运动员专项特殊竞技能力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提出了高级排球运动员人-球-网-环境系统运动中的专项特殊竞技能力─人球网一体感、一体感态、一体感态意识、一体感态功能态和一体感竞技功能态的理论,建立了专项特殊竞技能力系统演化控制模型,论证了中国新老女排国际大赛中的成绩与人球网一体感竞技功能态的直接关系,揭示了排球运动员专项特殊竞技能力系统结构、行为和功能态演化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张金瑞 《精武》2012,(10):28-28,30
随着现代排球战术的发展,排球运动不但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和全面性,而且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运动员身体的柔韧性和排球运动中的协调性、灵敏性、球感、传球效果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提高排球技术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40名排球专选班的男生为实验对象,在实施18周排球教学后,对运动员的距离知觉、高度知觉、重量知觉、时间知觉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排球教学对运动员感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排球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感知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球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球感在排球比赛中的作用 1.1球感在基本技术运用中的作用 赛场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运动员对球的预判有时也会有错误,击球一瞬间技术熟练的运动员,凭借“手感”能准确地感知来球的形状、轻重、速度、弹性、方向等诸因素是否正常。如有情况反常时,这一精确的知觉很快能引导运动神经作出的应答反应,给球以适当的作用力,来弥补克服上述诸多因素的“意外干扰”。  相似文献   

7.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3全国女子排球锦标赛和2003全国女子排球优胜杯赛的16支我国优秀女子排球队的运动员,进行影响自我效能感因素问题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替代性经验、成败经历、自尊心、劝导、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如果根据时间的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季度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在制定多年和年度训练计划时,教练员对运动员的现实状态和运动潜力有很好的判断,从总体上宏观地规划运动员的多年训练目标和过程,然后,才能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制定近期的训练计划,接着把每次训练课的内容结合运动员的近期训练计划,制定出课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比赛,不仅是技术、战术、体能和智力的角逐,更重要的是意志和心理的较量,这已是每个教练员和运动员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并不是每个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重视并能掌握的。作为教练员,在运动员进行技、战术等训练的同时,应特别重视“心理稳定”的训练。排球项目,对于运动员的心理要求更高,在这里就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稳定”训练分四部曲作一介绍。一、赛前的心理稳定除了平时训练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荣誉等教育外,在比赛前几天,要用“输赢乃兵家常事”的一般道理与具体事例,解除运动员的心理负担。世界上…  相似文献   

10.
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排球运动的发展,对运动员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体能和技、战术水平上,更体现在运动员的心理技能上。通过对排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分析,提出心理训练的原则和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探讨优秀与一般水平摔跤运动员之间的颈部动觉感受性是否有差别,分析优秀摔跤运动员颈部动觉感受性特征,以提高其运动技能水平。研究方法:首先确定动觉心理特征包括肌紧张感与运动幅度感,分别以复制力与角度的误差绝对值大小作为反映它们高低的指标,以德国进口DIVAD系统中的DIVAD140为实验仪器,以37名男子自由跤运动员为被试,考察运动员颈部动觉感受性情况。实验设计采用3×2组间设计。结果显示:优秀自由跤运动员颈部前、左、右三个方向的肌紧张感都显著高于一般运动员;在颈部运动幅度感中,优秀运动员仅左屈运动幅度感明显高于一般运动员,但两组运动员在其他方向的运动幅度感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孙玮 《体育科学》2011,31(1):89-92
在阐述竞技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自由意识、秩序意识和审美意识等"游戏精神"在竞技中的展现特征,揭示了政治和资本等因素一方面促进了竞技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使竞技的内在精神遭受遮蔽,并提出了通过竞技中独有的教化功能使游戏精神在当代竞技中得以彰显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外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百里 《体育与科学》2007,28(6):97-100
大学体育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工作,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并结合笔者曾赴日本、新加坡部分大学的考察亲历,对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大学体育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对如何保留我国现有的大学体育教学中优秀部分并且发扬之,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学观念,通过比较分析国外大学先进的体育教学观念,找出国外大学体育教学中可吸取的部分,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论排球运动中的“节奏制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雄 《体育科研》2004,25(6):44-46
通过对排球运动特征和规律的深入研究,尤其从攻防双方节奏的角度,提出中国及亚洲排球应倡导"二传快、第三次击球更快"的技战术的应用,以"节奏制胜"来对抗欧美球队的"体能制胜",确立"节奏制胜"在排球运动发展、创新中的主导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5.
"多感官程序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游泳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程序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和传统程序教学法相结合,使学生能在体育课中,更充分的运用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多感官程序教学法”适用于受季节影响、教学时间少、技术较复杂的游泳项目。我们对程序教学法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发展程序教学法在游泳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姜域 《体育科研》2005,26(5):51-52
艺术体操的项目特点是手持轻器械进行训练和比赛,运动员对轻器械的理解及运用将直接影响到其比赛成绩.本文就艺术体操运动员对"器械感"的理解以及少年运动员的"器械感"的培养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试析排球二传手的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抽样测试,表明部分运动项目运动员视野的现状及差异,造成这种差异是因为运动范围和运动目的。通过测试二传手的视野范围大于扣球手。本文阐述二传手在排球场上所起的特殊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和由大视野范围。因为二传手视野广能在比赛中有效地组织高水平的战术球,这是赢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足球比赛中"快传球"技术选择与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寻不同场区、不同防守情况下选择与应用该技术的特点与规律。结果表明:快传球技术具有掌控比赛、加快比赛节奏、增加对方防守压力的重要作用;中国队在运用该技术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与世界一流强队存在显著差距。  相似文献   

19.
结合跳水运动的专项技术特征,从时间感、空间感、平衡感、节奏感4个与跳水运动密切相关的专项心理特征入手,详细分析了它们在跳水运动技能发展和训练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跳水运动的发展和运动训练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足球运动员的时、空感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足球运动员时、空感觉的生理学基础,视觉与肌肉本体感觉、平衡觉感受器对运动员时、空感觉的影响及其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加强足球运动员时、空感觉敏感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