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荧  李晓勤 《山东教育》2002,(10):43-43
看图作文:作文前,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启发想像,构想故事,展示景物如是多幅图画,还要对画图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想像,使之前后连贯;还要注意鼓励学生各角度观察画面,只要想像合理,不要去限制学生的想像。续写:如学了《穷人》这一课,学生已知道桑娜和丈夫已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那么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他们将怎样抚养这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呢?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续写以后的故事。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一举两得。扩写:是在提供简单概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想像写得更具体、生动。如“…  相似文献   

2.
寓言、童话是特殊的文学体裁,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合理丰富的想像、大胆可信的夸张、饶有趣味的情节,编构动人的故事,以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真切向往,或对丑恶现象的憎恨。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编写寓言、童话,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一、延伸课文,引导读写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童话,有不少结尾戛然而止,留给人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感悟故事内涵后,可引导学生剖析结尾,展开想像,推测未来,续编与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那么教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呢?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实践“先学后教、交流引导”教学模式,以“活动导学单”为媒介展开教学活动.笔者以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神思涌动、浮想联翩、大胆创新呢 ?一、“添油加醋” ,补编故事阅读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教师可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像习作。1.结尾续编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言已尽而意未完的耐人寻味的课文结尾 ,利用这些材料 ,让学生或顺着或逆着文章的思路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展开想像 ,延伸课文内容。既可巩固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拓展学生的想像空间。2.空白补编文章的插图或文章中一笔带过的情节 ,都给学生留下了想像的空间。可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某一点进行补写或扩写练…  相似文献   

5.
提人游戏 ,冬天易感冒 ,等等。接着让幼儿看第三幅画 ,说说小狗在想些什么 ,为什么会这么想。在此基础上 ,请幼儿大胆想像小狗会想出什么好办法让雪人不打喷嚏不感冒。在幼儿充分猜测、想像之后 ,教师出示最后一幅画 ,带领幼儿一起观察其中的细节 ,如 ,小狗为什么要给雪人插温度计 ,小狗给雪人穿戴了些什么 ,小狗为什么要生火 ,等等。最后请幼儿讨论 :你觉得雪人怕冷吗 ?披上棉被、戴上帽子围巾后 ,雪人会觉得暖和吗 ?你们认为会有怎样的结果 ?为什么 ?雪人会感谢小狗吗 ?最后 ,教师可以让幼儿展开想像 ,续编故事结尾。在合理想像、编讲的过…  相似文献   

6.
常用的作文形式有:①设想故事的开头或结尾。教师给出一个故情梗概,要求学生写出开头;或者把故事结尾留着,让学生来加。②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教师给出一个特定的情景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合理想像和多向想像。【教学对象】初三学生【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广告导入,认识想像的作用出示投影1———联想集团广告语,请学生猜猜教师喜欢它的原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集团(中国著名的电脑企业)”(解说:以此广告语导入,目的在于激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理解本广告词一语双关的妙处,认识想像对于人类的重大作用,希望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二、诗句填充,学会“合理想像”出示投影2———《0的断想》,请学生运用想像,把这首散文诗填…  相似文献   

8.
一、续编故事,培养想象能力有的文章结尾,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去推测有可能产生的新结局。如,《小摄影师》结尾写道:“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学生就此续编故事。有的说:小男孩没赶上电车,自己从家一直走到高尔基住的地方,所以晚到了一会儿。有的说:小男孩回到家时太晚了,他妈妈不放心,不让他去,所以小男孩没有来。二、利用插图,培养想象能力如,学生在观察《艰苦的岁月》一课的插图时,依次观察了老红军吹笛子的动作,老红军和小红军的衣着和枪支,还有两位红军战士的神态。一学生说…  相似文献   

9.
1.案例描述。记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越是科学的就越是简单。”确实,他就把纷繁复杂的相对论用情人之间约会深入浅出地表述出来。那么复杂的数学能否变得简单化呢?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把复杂的数学怎样深入浅出地变得容易让学生接受呢?始终让笔者在思考、在尝试。  相似文献   

10.
性格与命运     
人生好比一本精彩的小说,总让年轻的我猜不透那个奇妙的结局。常常捧着一本书,细细地渎;放下书本,我又会想,我的人生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1.
为你自豪     
在讲读教学中,怎样通过分析形象化的修辞句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我觉得.分析修辞句时,教师首先要注意寻找和发现能使学生想像和开展联想的“突破口”,然后从此出发,逐步地引导学生对修辞对象的性质、状态、特征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想像,寻找本体与修辞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这一想像之后,教师还要设法把学生的认识推向新的境界,使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一、注重学生好奇心理 培养创新意识好奇心是推动儿童主动、积极地观察、思考 ,展开创新性思维的内动力。为促使儿童好奇心的发展 ,我认为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思维变化的情境 ,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启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努力创新 ,因而在语文教学上 ,教师要多设计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训练。例如教学《凡卡》一课 ,学生知道九岁的凡卡在圣诞之夜给爷爷写信 ,诉说自己当学徒的悲惨遭遇 ,当他把这封充满希望的信寄出去的时候 ,封面上写着“乡下爷爷收”。到底爷爷能不能收到这封信呢 ?这件事的结局会怎样 ?我抓…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在自我感悟的过程中有所探索,有所发现,有新收获。那么,教师应怎么引导呢?一、导问,使之问有新意问,就是质疑问难,好问与善问则是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怎样使学生问之有法,疑之有新意呢?这要靠教师引导与启发。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穷人》一文中“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时,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了这句话,接着放手让学生去设问,一会儿,学生举手发问:①这样做…  相似文献   

14.
肖丽华 《湖南教育》2002,(19):53-53
通过想像作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由此可知,想像是创新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破旧的书本,我问:“假如你是这本书,你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请看一篇作文《救救我吧,小主人》。”在习作中,让学生发挥想像力。例如,学生写道:每当小主人陷入沉思时,我又成了他的“快乐园”。他拿着笔,闭着眼,嘴里叽哩咕噜的,在我的身上乱涂乱画,把我画得像丑八戒;一…  相似文献   

15.
想像是学生运用想像 ,描述自己未曾经历的事或者虚构故事的文字式样。由于初中学生生活阅历不深 ,感知事物不丰富 ,难以写出好的想像作文 ,因此 ,笔者认为想像作文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是提高想像作文的重要途径。在写作中充分运用想像 ,有利于拓展写作思路 ,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飞扬 ,使普通的形象耐人寻味 ,使文章更富于表现力、感染力。因此 ,培养学生想像作文的能力 ,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那么 ,怎样把想像作文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思维都必须具备原型启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课文…  相似文献   

16.
对刚刚跨入中学校门的少年儿童,神话故事是一种极具吸引力、也极具神秘色彩的文体,他们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天地真是盘古一把扳斧劈出来的吗?宇宙到底是怎样起源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神话?它和迷信一样吗……种种疑问,正是教师引导学生打开知识宝库、探求真谛的金钥匙。一、培养丰富奇特的想像能力神话的故事情节大多曲折离奇、起伏跌宕、神秘超凡、引人入胜。学习神话,对培养和发展学生想像和联想的能力,形成发散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想像可以弥补和突破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化无为有、化虚为实,使他们在想像和联想的广…  相似文献   

17.
一、案例再现【案例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描述教师问:“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那么平行四边形呢?”学生议论纷纷。于是,教师让学生拿出平行四边形框架模型,向不同方向拉动。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平行四边形这一特性。  相似文献   

18.
让生命开花     
怎样让一粒玉米粒开花?老师问学生。 把玉米粒埋进土里,精心培育,让它生根、发芽、开花。 还有什么更直接的方法让玉米粒开花呢?老师又问。  相似文献   

19.
常常有老师会问,你是怎样上的美术课?还要给学生呢范画吗?为什么你的课堂小孩子都很投入,乐于其中呢?还有的老师会说,美术课是最好上的,引导引导,或者让学生看着书,直接画是的。听到这样的问题,心中会有所思,下面是我对美术课堂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0.
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展开想像从而进入到历史境界中呢?其中的一个关键在于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