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公开课公开课泛指开放课堂,同事、同行、家长、领导或专家等进入课堂听课;特指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课堂。它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竞赛型公开课。公开课的意义公开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公开课是最好形式的课例研究,正像病例研究是名医成长的重要载体一样,课例研究也是名师成长的重要载体。首先,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说课、听课、评课这三种课例研究的基本活动方式,它比常态课的备课、上课、反思多了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要素和活动,因此为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提供…  相似文献   

2.
正听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活动,也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更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因此,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听课制度的建立,设有互听课、公开课、观摩课、展示课、评比课、考核课、推门课等各种听课形式,有的学校还设立课堂教学开放日、教学开放周活动。学校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听课,让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取人之  相似文献   

3.
校长听课是深入教学、了解教学、指导教学和开展教研活动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需要。对于领导者来说,也应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绝不能当外行。因此,要以教学为中心,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听好课。就其听课的目的而言,应有“检查课”、“评优课”、“考察课”、“研究课”、“公开课”、“取经课”、“随意课”等听课类型。检查课检查性的听课是校长根据教学计划,有针对性的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的一种听课方式。可事先下好安民告示,使其有所遵循,让其做好充分地准备,明确听课所要检查的项目。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集中检查,组织若干领导(或骨干教师)同时听一个教师的课。另一种是分散听课,可以分科、分组或由单个领导去听课。事后再坐下来汇总情况,利用业务研究时间(或周例会)召集全体教师通报情况,肯定  相似文献   

4.
没有排演过公开课从教十几年来,教过的公开课实在太多了,现在已记不清到底有多少节,有上级检查来听的,有参加讲课比赛的,有学校领导听的,当然更多的是同事们听的。所上的课有自己相当满意的,也有明显失误的,都给了我很多经验与教训。那么多的公开课,内容、教法、效果多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几乎每节课,只有当听课老师或领导坐进教室时,学生才知道,今天这节课是语文公开课。只有一两次,为了听课方便需要倒换课,学生猜到可能是公开课,问我时我没有否认。这源于我自己当学生时,对一些老师在上公开课前的某些做法的不以为然。有的老师提前…  相似文献   

5.
<正>我从2004年至今一直在学校基础教学部分管教学,对如何改进师资短板想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一、公开课的有效性问题我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公开课活动,由于是随堂听课,有些比较适合听该堂公开课的教师因也在上课而不能去听课,而不一定很合适的教师因没有课被要求去听课。听公开课的初衷是希望对教师业务有所提高,但这样开公开课的有效性如何,能给听课的老师有多大的启发,能给讲课的教师又有多大的帮助?所以我想在正常开设公开课的前提下,在周五下午开展"课堂再现"教研活动,教师将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内容,花20  相似文献   

6.
2009年10月我校开展了校本教研的探索和尝试活动,其中一项重要活动是新教师汇报课和中高级教师的展示课。上课、听课、评课已成为教学常规,所有教师都积极、认真地对待这次活动。在相互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促进了专业素质的提高。在这次活动中笔者开了公开课,也听了多位新教师的公开课,感受到了各位教师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课堂艺术,受益匪浅。但也有一些教师所上的公开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课改课堂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开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忻州市第十二中学尝试在公开课中实行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论课"五步骤教研活动,力求在五步骤的每个环节中进行创新操  相似文献   

8.
公开课名目繁多,但听课教师对许多的公开课并不感到满意,究其原因是这些公开课在让听课者感受了一番热闹、享受了眼花缭乱之后。给他们留下的可学可用的太少。那么,公开课究竟该给听课者留下什么呢?一、为听课教师留下“课就该这样上”的感叹公开课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课,是因为讲台下还坐着特殊的学生——听课教师。因此,公开课的举办者和执教者关注的就不仅仅只是当堂学生的发展,而更应该关注听课教师的发展,前者是教师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做到的,而后者才是公开课的意义所在。公开课为听课者提供的应是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让听课教师在自己的听、看、思、悟中  相似文献   

9.
公开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忻州市第十二中学尝试在公开课中实行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论课”五步骤教研活动,力求在五步骤的每个环节中进行创新操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老师的教学理念在公开课中升华,教研能力在公开课中加强,技能技巧在公开课中产生.业务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相似文献   

10.
“磨课”对一线教师而言是常事。但凡参加公开课展示或者教学竞赛,教师都少不了一番辛苦的磨课。通过一而再再而三地试教、修改,执教教师最终都能在听课教师面前呈现出一堂比常态课精彩得多的课。可惜的是,许多教师在公开课落幕之后,就为磨课活动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和浪费。笔者认为,“磨课”不仅“磨”出了好课,也“磨”出了写文章的好素材。  相似文献   

11.
一、案例背景这学期我在学校的全员赛课中上了一堂英语对话公开课。当时,校领导率老师前来听课,听课老师约有20人。为了这公开课,我通过备课、磨课,自己上课的技艺得到不断锤炼。而后,通过老师听课、评课,并向我提问题的方式,使我对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感悟、新的体验,并且觉得这样的教研活动很有时效性,让大家对如何处理课堂中出现的意外得到共识。下面,我就来谈谈这次公开课教研活动中,这堂课中的意外以及它带给我与听课教师的收获。  相似文献   

12.
公开课评课活动是中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学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开课评课如何进行,进行得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的评课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的实施,它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示出来。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评课活动中没有学生的参与。传统的公开课评课,参评的对象是主讲教师和其他的听课教师,而没有学生的参与。这种评课通常是主讲教师谈本节课的设计,重、难点以及采取什么手段来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其他听课教师根据主讲人的…  相似文献   

13.
娄海清  徐苏 《师道》2004,(5):15-15
公开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好形式。公开课种类繁多,有汇报课、展示课、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但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使公开课教学大打折扣,黯然失色,让听课倒了胃口,执教尴尬不已。  相似文献   

14.
时下的语文教学研究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每逢大小研讨会,缺不了的是各种类型的公开课,与会教师最为关注、会后讨论最多的也是公开课。显然,“公开课”的传播效应和导向作用不容人们忽视,研究“公开课”现象及其背后的隐含意义自然也就尤为迫切和重要。   常见的公开课类型有“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实验课”等几种,“比赛课”算做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开课”。举办公开课的初衷,无非是想通过提供某种课例,让听课教师或“观而摩之”,或“听而研之”,以达到切磋交流进而改进语文教学的目的。从这个意…  相似文献   

15.
公开课是由教师个人独立备课或群体集体备课,一位教师授课,众多同行、专家、领导等听课、评课的开放、公开的教学活动。与日常教学相比,公开课常常要经过设计、试讲、反思、再设计的循环往复过程,授课结束后会安排说课和评课活动,因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有益。但从实际来看,公开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作用有限.没有取得与教师为上课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相称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常限于授课教师,对于大部分听课教师来说,收效甚微。从发挥公开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效益出发,公开课必须聚焦问题,通过对话反思性评课。架起教育行动与教育认识的桥梁。建构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促进教师走向专业性实践者。  相似文献   

16.
各地开展的贯彻新课改理念的示范课、研讨课、公开课非常多,本人也参加了多次听课活动,发现这些公开课授课教师大多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大量的图片、影视资料和语言知识,教学活动热闹且活泼有趣.但这些课是否都成功了,是不是都是有效教学呢?我认为不尽然.  相似文献   

17.
我讲过一节公开课,接受任务后就开始备课,几天后校领导听课。领导提出改进意见后,我就开始充实、修改教案,第二次试讲。校领导基本满意后,请来乡领导听课,乡领导又提出改进意见,我还要修改教案、改进教法、完善教具。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每天都在为这节课忙碌,还有一些教师帮我画画,做幻灯片,做课件。我每天都在演练学生、演练自己,争取在公开课的公开表演中不负众望。当这节课大家都基本满意时,请来局领导听课。按照局领导的意思对教案稍作改动后,终于可以上公开课了。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不少教师对教研活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把教研活动理解为听课、评课、说课.教研形式单一,缺少创新,教研活动没有发挥集体研讨的作用,每次公开课几乎都是上课教师单兵作战:听课教师事先没有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于观摩课、比赛课、研讨课等公开课,专家点评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专家点评也是一线教师喜闻乐见的教研形式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各级专家和有关点评者往往只注重自身作用的充分发挥.有些活动的组织者也采用了教师自评或互评的方式,但都忘记了课堂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学生的评价意见.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不是让领导、专家、听课教师满意,而应是让学生满意,让学生喜爱.课堂教学的好坏谁说了算?  相似文献   

20.
上公开课是推广先进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互学互帮、互切互磋的好形式,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十分有益。但有的教师,特别是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却担心上公开课,说:没有人听课还会讲课,一有人听课,心就慌,不知该怎么讲。还有教师问我:你是怎样对待听课的?这使我想起自己刚走上中学讲台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