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易于混淆的二语习得和外语习得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和解释,明确了两者的主要区别。以此为基础,本文重点对二语与外语环境下儿童语言习得沉默期成因和区别进行了研究。在此过程中,根据语言学习机制和沉默期形成理论,以笔者在国内外对语言学习对象所做的调查为依据,从语言环境、情感因素、文化差异、年龄区别等各个因素揭示了儿童在二语与外语环境下语言习得沉默期成因和结果的差异,为外语教学策略的合理设计和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起始年龄和家庭语言环境为参数给出了一语习得、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具有区别意义的定义,概括性地描述了一语、二语、外语三者间在基本特征上的异同.从服务于外语教学的角度整理出一些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概念和对外语教学有较强应用价值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3.
学语言需要语言环境,有些人认为在中国可以像习得二语和习得母语那样习得外语。本文从"学得"和"习得"的区别和通过对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区别入手,分析了我们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不同,说明我国英语学习者是"学得"英语,而不是"习得"英语。  相似文献   

4.
研究的问题:旨在说明一语习得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差异,并就研究结果之于外语教师的启示做了一些讨论。过程与方法:运用相关理论对比一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并应用于课堂。结果:相关差异理论不仅是语言教师了解语言学习的辅助手段,而且能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5.
孔媛 《海外英语》2014,(19):20-21,27
研究的问题:旨在说明一语习得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差异,并就研究结果之于外语教师的启示做了一些讨论。过程与方法:运用相关理论对比一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并应用于课堂。结果:相关差异理论不仅是语言教师了解语言学习的辅助手段,而且能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6.
外语教学研究与二语习得研究关系密切。经过近40年的发展和演变,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注入了许多新的理念。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语言习得自身的规律,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二语习得研究与外语教学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外语和二语的区别;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学研究与二语习得研究关系密切。经过近40年的发展和演变.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注入了许多新的理念。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语言习得自身的规律.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二语习得研究与外语教学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外语和二语的区别: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隐喻和二语习得研究同属语言认知领域。把隐喻理论应用到二语习得中去,既是隐喻研究发展的必然,也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需要。二语习得教学中,外语教师应树立教学新思维,重视隐喻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将二语习得者引入目标语的隐喻系统,开辟提高诸如外语词汇教学、篇章阅读和文化教学等外语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程显冰 《考试周刊》2010,(42):121-122
本文从二语习得角度出发,在外语和二语的区别、途径和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解释了人们对外语课堂教学的质疑.提出了今后外语课堂教学的发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现代认知论的语言习得观简要综述和讨论的基础上,对“外语学习双元结构”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描述,并较为深入地分析和讨论了二语/二语习得、双语/双语习得、外语/外语学习等相关系列问题。笔者明确指出:母语的人文社会因素和固有的文化属性,对外语学习过程所施加的作用和影响,是外语学习策略研究有别于母语习得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受到充分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作为本族语与外语交互作用的中介,翻译与二语习得有着本质的联系。学习第二语言,不仅要学习这门语言,还要学习其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翻译的过程就是进行两种语言和文化对比的过程。通过对比。才能更好地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间的差异,从而达到灵活有效地使用外语的目的。翻译促进二语习得,利用翻译促进二语习得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种。  相似文献   

12.
二语是指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而二语习得就是习得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根据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母语只对外语学习具有负迁移(干扰)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观点逐渐变得片面化,不能反映出语言学习的本质。基于此,以语言普遍性理论、早期二语习得研究理论和学生自身学习经验为基础,全面介绍语言迁移以及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以期促进业界充分认识母语对二语学习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并通过积极地开展母语与外语的双语教学,发挥出母语最大限度的正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假说”较好地解释了儿童习得母语的原因;克拉中的“二语习得假说”提供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二语习得方案,但如何学会外语,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谜。由于外语学习缺乏语言习得的自然条件,习得理论不足以指导外语学得。外语教学需要新的理论做指导。  相似文献   

14.
罗娟娟 《考试周刊》2015,(17):94-95
二语习得理论是描述二语习得过程、解释二语习得特征的理论,把语言学习分为自然习得(acquisition)和后天学习(learning)。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主要基于习得——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监察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五种假说,在外语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行为具有相应的借鉴意义,能够指导外语教师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之间的差异。通过对相关理论文献的系统性回顾,对影响儿童母语习得和成人二语习得因素的分析,对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的个人理解及相应的教学实践效果发现,儿童的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在很多方面(如习得年龄、手段、模式、环境和动力)都有区别。由此得出结论:儿童的母语习得是毫不费力的,而成人的二语习得是非常艰难的。因此,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不同的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效果都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假说”较好地解释了儿童习得母语的原因;克拉申的“二语习得假说”提供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二语习得方案,但如何学会外语,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谜。由于外语学习缺乏语言习得的自然条件,习得理论不足以指导外语学得。外语教学需要新的理论做指导。  相似文献   

17.
白杨 《海外英语》2014,(10):281-282
作为情感因素之一,焦虑在二语习得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该文通过分析语言焦虑的来源、类型及其相关因素,对第二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焦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模式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Krashen二语习得的基础理论,包括习得与学得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习碍的主要途释和方法。把二语习得理论提炼加工成可供具体语言教学使用的方法,并提出如何把二语习得理论运用于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为我国的外语教堂提供良好的习得环境,从而提高学得者学得外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更好的学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构式是语言习得的基本单位,语言习应从具体构式开始。本文从二语习得角度入手,通过"构式习得、频率、语言输入"三者来考察一语和二语构式习得的关系。发现一语构式与二语构式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一语构式习得对二语构式习得有影响,具体表现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相似文献   

20.
学习者语言是考察学习者二语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数据来源,也是揭示影响二语习得因素的信息来源。如何分析学习者语言对认识二语习得的过程十分重要。《分析学习者语言》一书介绍了12种分析学习者语言的方法。它们对二语习得研究者和外语教师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