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沿海,是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作为辽宁省最年轻的城市,它既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港口城市,又是一座优秀的旅游城市。葫芦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景区景点55处,文物保护单位127处。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众多特色鲜明的景观。但葫芦岛市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还处于浅表层次的开发的状况,缺乏旅游精品,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调整开发方式进行深度开发,才有助于其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文章在简要分析了葫芦岛市旅游资源情况和开发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就其今后的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孟思 《科教文汇》2009,(9):199-199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沿海,是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作为辽宁省最年轻的城市,它既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港口城市,又是一座优秀的旅游城市。葫芦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景区景点55处,文物保护单位127处。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众多特色鲜明的景观。但葫芦岛市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还处于浅表层次的开发的状况,缺乏旅游精品,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调整开发方式进行深度开发,才有助于其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文章在简要分析了葫芦岛市旅游资源情况和开发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就其今后的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春意 《大众科技》2011,(3):136-137
广西梧州市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对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以期为梧州市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黄土风情旅游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黄土风情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得出黄土风情旅游内容丰富,对此旅游资源开发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变其固有的陈旧的思想观念,具有开发的必要性,同时,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和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其开发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冯召伟  董世彪  徐纪珂 《内江科技》2006,27(3):75-75,83
阿坝州体育旅游资源丰富.通过文献资料、实际考察等方法,对阿坝州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黔东南州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优势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多彩绚丽的人文资源、政策支持、2018年黔东南央视春晚分会场的举办地等开发优势。提出黔东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策略、重点项目开发策略、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海"是青岛旅游最大的特色优势,其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对青岛旅游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青岛目前海岛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后,提出了青岛海岛旅游开发的建议,以期能够完善青岛海洋旅游的产品结构和提升青岛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杨超 《科教文汇》2007,(12S):142-143
“海”是青岛旅游最大的特色优势,其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对青岛旅游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青岛目前海岛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后,提出了青岛海岛旅游开发的建议,以期能够完善青岛海洋旅游的产品结构和提升青岛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王娟  刘杨 《科协论坛》2007,(5):222-223
武汉具有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它具有种类多样、历史悠久、文化内涵独特等诸多特点。本文基于对宗教旅游资源特性的把握,对武汉市宗教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并对武汉市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三层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张军  胥芝韵 《科技广场》2014,(6):234-239
星子县旅游资源丰富,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佛教和道教共荣,很适合开发宗教旅游。但综观星子县整个旅游开发现状,宗教旅游并没有成为其专项旅游产品,只是作为其文化旅游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尚未得到很好的宣传和开发。本文对星子县宗教旅游资源作了粗略的梳理,对星子县发展宗教旅游进行的SWOT分析,结果表明,星子县在发展宗教旅游的内部条件上优势大于劣势,在影响星子县宗教旅游发展的外部条件方面机遇大于威胁。并进一步分析了星子县发展宗教旅游的可行方式,提出了星子县发展宗教旅游的对策,以期对星子县的宗教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花海燕  李东 《软科学》2001,15(6):71-73
四川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是四川旅游业进一步拓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认为,要增强四川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应引入注意力经济的思想,通过概念营销来提高四川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并塑造出四川旅游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2.
李红霓 《软科学》2001,15(2):74-76
本文认为旅游消费时代已经来临,要促进四川旅游产业的发展,就必须抓住重点,塑造四川旅游总体形象,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大力研究开发旅游辅助产品,采取丰富多采的促销宣传形式。  相似文献   

13.
自然灾害型景观的游客体验能够为此类资源的旅游开发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本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判定北川地震景观游客体验维度,同时揭示了游客体验整体均值的时空差异,并利用非参数检验揭示其社会属性和空间差异,相关研究结论可以为灾害型景观资源管理及其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研究结果显示:①自然灾害型景观游客体验可从情感和认知两方面解释,具体包括道德型、个人型、教育型以及学习型体验;②同情等道德体验是自然灾害型景观游客体验的主基调,且并未因游客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影响产生组别间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说明游客受灾害型景观的影响更易产生情感体验,且不同组别和不同客源地的游客对教育型体验相关选项均给予较高的赋值;③自然灾害型景观游客体验存在时空差异,情感和认知体验均随时间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且灾害发生地(四川)游客有着更为强烈的情感和认知认同,其中除个人型体验外,四川省内样本中各维度灾害型景观体验均值高于非四川游客,且个人型和教育型体验在受教育程度上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而学习型体验分别在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川西盆周山地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是长江水源保护区,拥有土地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突出优势。其发展战略应避开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冲突,以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为中心,选择既发展经济又促进生态建设的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态旅游业,水电业,天然药物加工业等为主导产业,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荒山绿化。  相似文献   

15.
张文开 《资源科学》1997,19(2):67-73
武夷山市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久负盛名。本文根据自然资源的质量、分布、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它地区环境的质量、分布、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它地区环境的关系等,在武夷山市划分出旅游资源保护核心区和旅游资源保护相关区,并提出以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为主要对象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对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区域旅游业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旅游全局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为重点研究对象,利用地理数学方法和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了四川省旅游空间结构,得出旅游结构为以成都市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并从旅游资源、区位条件、经济情况、交通可达性四个方面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耀峰  王冠孝  张佑印 《资源科学》2008,30(11):1747-1753
借用空间场理论的场能、位势、空间场的地域结构等分析方法,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7年~2001年和2002年~2006年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的集聚场能和辐射场能以及相对位势和绝对位势,分别构建了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空间场的地域结构,在此基础上对两个时期内四川省入境旅游流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且其集聚效应明显强于辐射效应;多省市典型区域内都有一个高等级场能中心,广东、北京、上海、云南、陕西、江苏五省市是四川省跨区域旅游合作的重点地域,加强与环渤海区域的旅游通道建设,是四川省实现旅游流空间流向合理调整与流量结构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任淑华  王胜  汪立 《科研管理》2011,32(4):136-142
舟山市是我国唯一由群岛组成的海上地级城市。具有天然的海岛、海洋优势,旅游资源丰富,其独特的地理单元和景观,使海岛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本文采用路径分析模型分析旅游产业对舟山海岛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舟山海岛特色旅游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舟山海岛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主要来源于舟山旅游业的总收入。旅游产业已成为舟山海岛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山东、湖北、四川三省为例,探讨了地区自然资源优势的比较方法,着重分析了三省农业自然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的区际优势,并从组合状况、潜在价值及人均拥有量综合指数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四川省为例 ,讨论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自然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发生变化 ,并且其变化有正向的和反向的 (或逆向的 )两个方向。自然资源的反向变化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又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指出 ,要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努力克服反向变化 ,加速正向变化 ,使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变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