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港渡者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②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③,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④下矣。予爽然⑤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犤注释犦①小奚:小书童。奚,仆役。②熟视:仔细打量。③仆:向前跌倒。④牡:门闩。⑤爽然:豁然开朗。译文:庚寅年冬日的一天,我(乘船)从小港去蛟川城,让小书童带着捆好的木简书跟随…  相似文献   

2.
〔原文〕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合。”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牡②以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选自周容《春酒堂诗文集》)〔注〕①小奚:小书僮。②牡:门栓。〔练习〕1.作者写“西日沉山,晚烟萦树”一句的用意是()A.描写蛟川城郊景色的优美动人。B.说明时间紧迫。C.强调时间尚早,为渡者主张“徐行”做铺…  相似文献   

3.
小港渡者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牡下矣。  相似文献   

4.
小港渡者     
周容 《阅读与鉴赏》2009,(10):27-27,55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  相似文献   

5.
完璧归赵论     
蔺相如之完壁,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壁。是时言取壁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甚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壁归,曲在  相似文献   

6.
本月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 许由 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饍不食,后隐于沛泽之中.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  相似文献   

7.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载以来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相似文献   

8.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段记录司马迁心路历程的精彩文字: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  相似文献   

9.
《庄子。天道篇》曾以析辩眼光从独特角度关注世所珍视的语言本质问题:“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认为语言有它可珍视称道处,  相似文献   

10.
捕鼠之猫     
赵人患鼠,乞猫於山中,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馀,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 “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於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郁离子》译文:  相似文献   

11.
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  相似文献   

12.
《庄子》中有这么一段:“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循。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  相似文献   

13.
超然台记     
原文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  相似文献   

14.
贾人渡河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焉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贾人渡河!明@刘基 @思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标的启动,高中语文课程内容也有了调整。例如《屈原列传》在之前是整篇学习,而如今只保留了其中的这一段: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相似文献   

16.
送杨置序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①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②,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③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④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予友…  相似文献   

17.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口!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奋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相似文献   

18.
归降、归顺之不同既明,则归顺,归降之甲乙可定。盖战而胜人不如不战而胜人之为尽美也。降而来归,不如顺而来归之为尽善也。然则归顺者较归降者之宜优恤,不亦宜乎?土尔扈特部归顺原委,已见前记,兹记所以优恤之者。 方其渡额济勒而来也,户凡三万三千有奇,口十六万九千有奇。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夫此远人向化,携孥挈属而徕,其意甚诚,而其阽危求息,状亦甚惫。既抚而纳之,苟弗为之赡其生,犹弗纳也。赡之而弗为之计长久,犹弗赡也。故自闻其来,及其始至,以迨于今,惟此七万余众。冻馁尪瘠之形,时悬于目而恻于心。凡宵旰所究图,邮函所咨访,无暇无缀,乃得悉其大要。于是为之口给以食,人授之衣。分地安居,使就米谷而资耕牧,则以属之伊犁将军舒赫德。出我牧群之孳息,驱往供馈,则以属之张家口都统常青。发帑运茶,市羊及裘,则以属之陕甘总督吴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常用"专心致志"来说明注意及其作用.例如,孟子、朱熹都说: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今日学者不长进,只是心不在焉.尝记少年时在同安,夜闻钟声,听其一声未绝,而此心已自走作.因此警惧,乃知为学须是专心致志.(《朱子语类》卷一.四)除"专心致志"外,尚有"聚精会神"、"专心一志"、"专心一意"、"正心一坚"等来说明注意问题."聚精会神"语出汉代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其实,早在《庄子·达生篇》中就描绘过这种"聚精会神"的注意状态: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瘘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垸二而不坠,则失之者镏铢;累三而不坠,则失之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执臂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相似文献   

20.
庄辛论幸臣     
臣闻鄙语曰①:"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王独不见夫蜻蛉乎②?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俛啄蚊虻而食之③,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④,而下为蝼蚁食也。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噣白粒⑤,仰栖茂树,鼓翅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