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第9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中国队与冠军队三人操项目的编排对比分析表明:中国选手在难度动作分布的均衡性和难度级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顺序不够合理,难度动作的级别也较低;动力性配合动作的编排较简单,配合时间短,没有空间体位的变化,缺乏亮点;托举动作的类型单一,缺乏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队混合双人操成套动作与前8名中其他选手进行技术指标定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参赛成套动作的编排设计思路、发展方向与世界健美操的发展方向基本一致,混合双人选手在成套动作中表现出的技术规范性、健美操专项技术的发力控制等方面与其他高水平运动员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运动员的难度动作的选择与完成质量以及动力性配合创新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在总结和分析2021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集体花球啦啦操前三名队伍成套动作的编排技术基础上,分析查找中国啦啦操队伍在成套动作编排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促进提升中国啦啦操队的成绩、推动项目发展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队伍的成套动作内容较丰富;芬兰队伍成套动作稳定性较好;中国队伍成套动作力量感强,但在队形创编和难度运用上缺少创新。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对健美操比赛有氧舞蹈项目进行调查。有氧舞蹈是团队成套由8名运动员运用舞蹈方式完成健美操动作的集体成套。成套必须包含4~8个八拍街舞动作,作为第二风格。成套中可以包含技巧动作或难度动作,但无分值。动作的编排直接关系到比赛的成绩,本文将从有氧舞蹈成套动作的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场地空间运用、队形变化、音乐选择、托举与配合方面进行主要分析。旨在有氧舞蹈的编排上有明确的方向,从而使各个参赛队伍在有氧舞蹈的比赛中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推动有氧舞蹈项目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竞技健美操三人操项目难度动作的编排结构,探究三人操难度编排结构发展趋势,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第十五届健美操世锦赛三人操项目前五名队伍难度动作的编排结构。结果显示,中国队三人操在难度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前五名队伍选手的难度动作选取较为集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按照由难到易的顺序排列难度动作,创编新颖多样的难度组合,从而提升成套动作在比赛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西第12届学生运动会集体花球啦啦操前6名成套动作编排进行研究,力图寻找比赛制胜因素,为今后参赛队伍取得优异成绩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音乐;技术动作;托举配合;队形变化以及服装道具的编排上都会对比赛成绩造成影响,只有把握这5个方面的编排,才能够为队伍制胜的取得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第10届、第11届2个不同规则周期(2005—2008与2009—2012)的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现场录像,针对六人项目中的托举编排与设计的时间特征、动作类型、组合形式、运动空间、姿态变化等一些较客观、可量化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探讨了托举编排和动作设计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托举是竞技健美操六人项目艺术评判的重要内容之一,竞赛规则的变化发展不断为托举动作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更广的发展空间。现阶段以托举静止造型作为开场的运用有所减少,以托举静止造型作为结束仍然较为普遍;托举在成套动作中的总时间有所增加;动力性托举以及动力性与静力性结合的托举动作的运用较多,翻转动作以及有接触抛接动作运用非常普遍;底座的人员组合形式多变;尖子的重心起伏与动作姿态变化频繁。然而,底座的动作类型与施力方式、空间利用、动作姿态变化等方面表现不足,尖子的人数与组合形式较局限。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及专家访谈法等,对2018年世锦赛中外集体花球啦啦操比赛中成套动作的团体协作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以便揭示当前世界高水平集体花球啦啦操队伍的主要技术表现特征及运用情况。研究表明:中外4支队伍在过渡与连接动作中不一致现象均为0,美国队和日本队在比赛中的动作整齐划一,动作与音乐的同步性较好,而中国队与墨西哥队在动作与音乐的配合中均出现了1次不一致现象,主要表现在操化和难度动作两个方面;空间不一致现象上,墨西哥队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一致且不一致次数最多,中国队在人与人之间距离、腾空高度上出现不一致现象,与美国队和日本队相比团体协作能力差。建议:中国队需要继续加强动作与音乐的同步性练习;通过操化动作训练强化过渡与连接动作的使用以及托举与配合动作的一致性;努力提升动作难度等级;加强对运动员个人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平面和垂直空间上的动作完成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文献资料为基础,采用录像观察法等方法,统计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单杠项目决赛前8名运动员以及中国队运动员的成套动作,并以规则为导向,对单个动作选择、连接动作选择、难度价值、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分析中国队与世界强队之间动作选择上的差异.研究得出:悬垂摆动类动作、近杠类动作、扭臂类动作、下法动作比较趋于集中;第二组别的飞行动作相对比较丰富,在此基础上的转体动作深受运动员青睐;F组以上的二连接动作或三连接动作越加成为编排的首选;与决赛前8相比,中国队的难度优势不复存在,完成情况愈加困难,与决赛前8队伍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单杠项目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力量、难度、艺术的相互融合,中国队的发展道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黄子敬 《健与美》2023,(8):122-12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健美操新规则下托举动作的创编、难度、动作技术的完成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得出:成套动作中托举在不同水平空间的不同形态对托举动作价值有重要影响;成套动作中托举动作的创新性、尖子复杂的身体形态、多样的空间变化成为托举难度价值评分的主要内容。托举动作水平差异较大,个别国家在托举创新和动作技术类型上有突破,但一些国家普遍还停留在上个周期的托举评判规则中,使托举在成套动作中的动作形态过于单一,空间变化少,导致托举价值不高。如何体现托举难度在成套动作中的价值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竞技健美操6人操的成套动作创编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9届健美操世锦赛6人操的成套动作创编特点的研究,客观分析各国在编排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和表现形式。通过录像对成套动作进行分析,6人操成套动作中操化动作复杂多变,基本步伐使用广泛;队形变化利用人数和不对称性来体现,效果更佳;托举配合和音乐的选择方面都很好地体现了主题与动作一致性等特,最。  相似文献   

12.
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改变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艺术编排、难度技术、动作完成三方面,对1997~2000年版、2001~2004年版、2001~2004年修订版及2005~2008年版的国际体操联合会(FIG)竞技健美操规则进行分析,了解规则的改变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主要影响。具体体现在:成套动作编排越来越强调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托举、难度等内容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对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要求不断提升,动作要结合特定的音乐加以完美表现;规则的改变使难度动作的分组、动作分值更趋合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对全国健美操冠军赛男单项目前三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价值具备了与国外优秀选手竞争的实力;难度动作的级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顺序不够合理;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缺乏高潮和亮点;运动员的个人风格不够突出,缺乏应有的表现力;完成成套动作时技术规格较高,动作准确、规范,但个别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还不够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视频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22年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舞蹈啦啦操项目成套动作进行分析,探讨该项目的编排特点与发展趋势,为备战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舞蹈啦啦操比赛提供成套编排建议。研究认为:舞蹈啦啦操中学生运动员基本掌握成套动作中的阿拉C杠难度技术要领,优秀队伍能完成集体4-6圈的转体;成套动作的跳跃难度呈多样性发展,运动员能较好地掌握花球项目的原地、行进间跳跃难度,爵士动作编排,跳跃难度种类丰富但分值偏低,缺少结环类动作;托举动作编排紧跟国际潮流,使用难度方式进入、姿态变换基本符合新规则对舞蹈啦啦操发展要求;队形变化较为丰富,队形、音乐速度的选择符合国际走向,展现了中学花球啦啦操编排强度大、运动员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对第15届亚运会中国、日本两队花样游泳比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在亚运会上获胜的主要原因是双人和集体技术自选必做动作同步的完成情况比日本队出色;双人和集体自由自选同步情况和完成质量稍占优势;集体自由自选单个动作难度、创新动作难度及难度组合总体上超越日本队;双人和集体自由自选项目的音乐选择和编排设计比较成功,艺术印象分是战胜日本队的关键因素。存在问题是技术自选和自由自选动作的水位质量不如日本队;自由自选占优势的技术动作中难度价值不如日本队,如转体和旋转的最高周数及出现次数、双手在上踩水时间、双人项目托举的难度、全套出现星级难度的次数等。建议中国队要提高必做动作和各类技术动作的水位质量;在技术自选的编排中充分考虑附加内容的难度价值;双人和集体自由自选要尽快攻克技术弱项,提高难度动作的全面性,总体难度还须再上台阶。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图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将国、内外舞蹈啦啦操队伍在世界啦啦操锦标赛中的旋转类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从旋转类动作旋转技术、难度的选择等基本要素,力图探究中国队与优秀队伍之间的差距和差异,从而使我国舞蹈啦啦队难度动作的技术更加合理、完善,比赛成绩得到提高,缩小与国际强队之间的距离。同时为我国舞蹈啦啦操教练员对成套动作的编排训练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体育师友》2021,(3):35-37
通过对现代舞编排方法在技巧项目成套中的应用研究,结合技巧运动评分规则改变,分析两者在队形、配合托举、空间利用、舞蹈动作素材、主题性、艺术观赏性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探讨将现代舞编排方法融合进技巧项目成套编排的可行性。归纳出技巧项目成套融入现代舞编排方法的不同元素及难点,借鉴现代舞的编排方式,为融入技巧项目成套编排提供依据,促进技巧项目走向全面化,为技巧项目成套的编排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代倩  杨慧 《精武》2012,(33):84-85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统计、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有氧舞蹈决赛中国队与其他队伍的成套动作进行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健美操有氧舞蹈项目成套动作的总成绩固然最高,但在其编排设计思路、完成质量上并不是最好的。艺术分仅次于韩国,分差相差0.05分,完成分仅次于罗马尼亚,分差相差0.2分,叠燕难度分最高,但与其他3队并列,对最后冠军队的争夺关采不大。  相似文献   

19.
对第九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三人操项目冠军与我国选手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在难度动作分布的均衡性上还不够合理;我国选手在难度动作的组别上与冠军选手所选的一致,难度组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均衡性方面要优于冠军选手;我国选手成套难度动作的级别与冠军选手相比还有差距,难度级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顺序也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20.
对第10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三人操前7名队伍成套动作中的托举动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托举动作的类型增加,内容变化多样,且绝大多数的托举动作都是在流动中完成;合理安排三次托举的时间和时机有利于提高整套动作的艺术得分;增加托举动作中肩轴变化次数是提高托举动作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后一次托举动作应充分利用规则允许的违例动作,以提高托举动作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