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已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面向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文章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作了概括,从专业知识、身心健康、社会实践、就业观及就业技巧诸方面论述了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对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和方法,以求为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自身素质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人文素养在大学生就业的道路上起到决定性作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英语教学对人文素质的影响,以及人文素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方面做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各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在这一改革背景下,高校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必将受到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最后对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蔡敬华 《文教资料》2009,(2):224-22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市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针对大学生现状形势的客观分析,研究大学生综合素质对就业的影响,对于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与教育是当今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人文素质是时代发展的精神需要。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要途径之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前提,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对二者综合构建,才能完成高等学校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人文素质培养是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理工科专业,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文情怀的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理工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争取早日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难有社会、学校、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就业是社会系统工程 ,政府部门要完善就业政策、措施 ,优化就业环境 ;高等院校要深化教育改革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大学生要提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转变就业观念 ,积极就业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人文素质是社会发展对跨世纪高等人才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导致的问题,迫切需要高校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为此,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社会文化大环境,纠正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相悖的某些社会不良文化现象;加强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课程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培养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成了各民族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等。而人文素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楚什么是人文素质的涵义,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人文”和人文主义。人文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人的教化,即指人类社会在对人本身进行文…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作为人诸多素质中最基础的素质,是个体内在精神品质的综合体现,它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其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教师教育改革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应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注重教师人文素质的引领,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构建科学的人文素质评估体系,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关于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新理念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为本一方面体现着青年学生的成长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德育教育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德育工作中,只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才能把培养目标的要求落到实处,从而调动大学生自觉成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专业创新教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对高校体育专业创新教育的几点意见,认为体育专业教学改革应贯彻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原则和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以厚实的综合人文素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有体育专业特色的创新教育实践方式,致力于形成合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教育理论课是高师师范教育的重要体现 ,对于培养学生从师素质、全面提高师范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原有的教育理论课程也应进行变更。  相似文献   

14.
朱家新 《莆田学院学报》2005,12(3):49-51,74
阐述新课标体育教育不再是由教师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主动学习作为新一轮体育教改的核心目标,着重从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灵活、综合地应用教学方法,开发人性化课程资源,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人性化教学环境等方面,对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全日制助学工作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而应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从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本文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入手,探讨人文素质教育对量工科院校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帮助大学生提高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论课程的知识本质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宁娟 《教育学报》2005,1(6):47-51
知识是课程的本质性存在,这已被课程自身的发展所证实,也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一种不言自明的需求。知识与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经验不是知识,更不能代替知识在人类进步和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强调课程的本质性存在,并不等于忽视学生的经验,禁锢学生的主体发展。课程研究之所以不止一次的对“课程本质是知识”这一问题提出质疑,其关键问题是只看到了知识于人的客体存在,却忽视了课程以知识的存在而存在的事实,同时还在于其夸大了课程在实现一定社会教育目标的可能性。在理论上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彰显课程的本质性存在,尤其在我国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教育心理学,从教材编排、教学形式、教学理论以及人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就如何加强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做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心环节,是信息时代人才素质和多元化社会的要求.英语课程的改革需要吸收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全面发展的统一.教师要转变角色,更新观念,充实更新知识,全面提高能力,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实现自己的转型,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同时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发生变化,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本文对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如何从"情"字入手,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深挖教材、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