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毕业时,我分配到一所农村幼儿园,教的是大班。开学不久,一次我让幼儿自由绘画,但所有幼儿画的却是同样的内容:一间农村的房子,房子一边是一棵苹果树,另一边是一个幼儿在做操。我的心一下缩紧了,这是我小时侯画的呀,现在的大班幼儿还在画这个?我顺手拿了一盆花放在讲台上,说:“小朋友,我们今天画这个好吗?”他们都摇头,说:“我不会画。”有的说:“老师,你画在黑板上吧。我们可以跟着你画。”我感到非常震撼,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本人从几年来在美术课实践教学中的探索,谈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朝阳老师: 您好! 我的孩子非常喜欢画画,但总是画一些莫名其妙的线条,虽然有时也画出一些图像来,却尽画些比例不适当的大脑袋人,或把花画得比房子还还大。不能成为令人满意的画。是否该纠正孩子这些错误呢? 敏敏的家长: 您好! 涂涂抹抹是每个儿童都喜欢和经历过的,他们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寻找一切可以涂画的工具和材料,在墙上、地上进行涂鸦。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当我第一次看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时,感觉像老友重逢一般,有很多共同语言。《纲要》贯穿“以幼儿为本”的观念,提倡还幼儿应有的地位,还幼儿有意义的愉快童年。多年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片面强调“教”的单向性,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纲要》的思想让我对以下的实录有了更深的体会。实录一我教小朋友画房子。我先拿出一幅范画,让小朋友观察,总结出房子的特征:尖顶、长方形墙面、长方形门窗。然而,还是有一部分小朋友画出了歪歪的房子、散架的房子和不对称的房子,我只能让他们重…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正在上美术课:《鲜花送妈妈》。因为是送给妈妈的礼物,大家都画得很专注。动作快的小朋友已画好了,动作慢的,一边动脑筋一边在作画。突然,有一位小朋友慌慌张张地跑来告诉我:乐乐把水粉颜料打翻了。我跑过去一看,只见乐乐的手上,衣服上都是颜料,他呢?正呆呆地看着我。这时,旁边的小朋友议论开了,有的说:“糟了,乐乐把衣服弄脏了。”有的说:“颜料画在衣服上很好看。”可有一位说:“衣服上的花是不是水粉颜料画的?”你一句,我一句,几位小朋友就争论开了。当时我很生气,正想严厉地批评乐乐一顿,  相似文献   

5.
续宗芬  凌志 《山东教育》2002,(27):31-32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幼儿早期兴趣往往对他未来从事的活动有着积极作用。我们发现,不少在幼儿期有良好学习兴趣的幼儿,进入小学后就能专业听讲,认真完成作业,遇到困难也能努力克服。由此可见,重视培养幼儿早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怎样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呢?1.教师要善于提出启发性问题,让幼儿寻求答案,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一位老师教幼儿学习测量物体高矮,她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画着红、绿两幢差不多高的房子,问:“这两幢房子哪一幢高?哪一幢矮?”有的说:“红楼高…  相似文献   

6.
讲画     
一次区域活动结束后,其他的小朋友都出去活动了,只有月月一个人在美工区里自言自语,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月月,你在干什么?”“我在讲画。”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仔细看了看月月画的画:一棵大树,许多落叶和小草,还有许多花朵。看上去无非是花草树木,很平常。月月却讲道:“在树爷爷家周围,住着小草兄弟和花儿姐妹,他们生活得很快乐,树叶宝宝很羡慕他们,每天都有好多树叶落下来和他们一起玩。”听着她童话般的讲述,我惊呆了。“你讲得真好。”她又问我:“我画得好吗?”我回答:“你画得也很好。”从月月身上,我明白了:讲…  相似文献   

7.
乐乐的压力     
我园要开展冬季运动会了,我组织幼儿训练四人五足走,活动是按小组进行的。我和孩子们讲清了规则,然后在腿上绑好绳子后各组幼儿自由练习。“一二!一二!”虽然有的孩子摔倒了,但都勇敢地爬起来继续练习。我发现只有乐乐哭了,她太矮小了,和他们组的小朋友不协调。我怎么没考虑到让她和与她一样高的小朋友一起走呢?我说:“乐乐,对不起,怪老师安排不当,你来和孟泽轩一起走吧。”乐乐高兴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一次,学生上美术课时我也在场,老师让画的主题是“我们的家乡”。大多学生在构图时都考虑到必要的建筑——房子。可多数学生画的房子都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上面一个大三角形房顶,下面一个长方形房身,中间画上一个小长方形门,一个正方形“田”字窗户。这使我这个语文老师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五年级的学生为何画房子还停留在五六年前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9.
老牛和蜗牛     
清晨,太阳刚从天边升起,老牛就开始耕田了。由于它干得很卖力,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在了田间。忽然,传来“哎呀”一声,“怎么下雨了?真讨厌!”老牛闻声低下头一看,一只蜗牛正打着哈欠,还没好气地说:“你这老东西,干吗弄醒我的好梦?”老牛淡淡地说:“对不起,我在耕田。”蜗牛骄傲地说:“哼!你以为你的力气有多大?看!我能背起我这‘房子’呢!”老牛不以为然地说:“我的力气为他人服务,而你呢?只是为了自己。”蜗牛听了老牛的话,红着脸背着自己的“房子”灰溜溜地走了。老牛和蜗牛$江西师大附属小学三(3)班@王家嵘  相似文献   

10.
绘画是幼儿心智飞翔的翅膀。在幼儿绘画里,人们仿佛进入一个美妙的世界。这里:花儿比房子长得高;蝌蚪和大轮船同游;太阳长出了鼻子眼睛;还会变老;人的脑袋也像太空人一样出奇地大,等等。有的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天性,一看孩子的画便指责:这画的是什么?你想过没有,本来孩子画得那么愉快,你的否定,你的不理解,很可能毁掉一个未来的大画家,他们以自  相似文献   

11.
我在上《柳树醒了》这一课时,预先在黑板上画了十几个漂亮的蘑菇房子,上面写上难字和生字,做“采蘑菇”的识字游戏。但游戏做到一半,下课了。当我刚要擦黑板时,发现刚才画的蘑菇房子横竖都对直了,很有规律。而下一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是“位置”,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清物体所在的固定位置以及前后左右的相对位置。我灵机一动:何不用这些蘑菇房子当“道具”,  相似文献   

12.
小猴作画     
动物王国要搞一次大型画展的消息传遍了每一个动物家庭,小猴知道了就想要在画展上露一手。这天,小猴挥起笔精心画了起来。它画了山峰、小河、小桥,还画了它自己和它的朋友正在桃树林里唱歌跳舞,它们是那么的开心。小兔来串门了,看看小猴的画,建议说:“这山上应该长满青草才好看呀!别画树了。”小猴心想也是,就照小兔的建议改了画。小山羊也来玩,说:“山上怎么没有树呀?应该画上很多树。”小猴又添了不少的树。站在旁边的大猴说:“这山峰上怎么没有桃树呀?应该画几棵桃树。”小猴听后想了想,就画了一些桃树。附近大大小小的伙…  相似文献   

13.
<正>设计意图幼儿每天都能看到各种房子,有自家的房子、幼儿园的房子、马路边的房子,还有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面对这些房子,他们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前的房子是什么样子?未来的房子又会是什么样呢?世界上还有哪些特别的房子?小动物们也有房子吗?基于幼儿对房子的经验和思考,我们以作品《房子还可以这样造》为素材,与幼儿欣赏了世界范围内几种较为独特的建筑,以及用纸艺设计并制作“松果大厦”的过程,开阔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对建筑的设计想法与想象,引导幼儿通过调查、欣赏、设计、建构等方式感受建筑的多元之美。  相似文献   

14.
我给幼儿上图画课时 ,很少限制和批评他们一定要画成什么“标准”的形状 ,只要他们心中认识到应该画成什么形状 ,努力去画就行。绘画活动中 ,我为了开阔幼儿的思路 ,不使幼儿拘泥于临摹老师的一种范式 ,往往展示多种画法。为了节约示范时间 ,多留一些时间让孩子们画画 ,我往往示范时画得很快。由于熟练 ,我一画就能成形。孩子的画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进步非常明显 ,胆子大了 ,不怕犯错 ,但我发现他们画得太潦草了 ,有些很简单的图形都没画好 ,有的将圆形画成了长长的椭圆形 ,有的还动不动就叫 :“老师 ,我画错了!”我说“画错了没关系 ,只要你…  相似文献   

15.
《大学时代》2003,(3):10
记者:最喜欢的乐队是?春树:国内:盘古、痛苦的信仰、舌头、王磊。国外:UNTI-FLAG,USBOOM,AFI,HOLE,THESMITHS,CLASH等,你听过他们就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他们了。记者:最喜欢的歌者是?春树:罗大佑、陈升。他们的歌太好了。我很喜欢罗大佑的歌,陈升的我喜欢《北京一夜》。记者:很喜欢的歌词作者是?春树:没有。记者:柯妮拉芙的音乐中给你最大的冲击是什么?春树:其实给我更大冲击的是她这个人。她面对了许多压力,勇敢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是“风雨中的美丽”。记者:最喜欢的诗人是?春树:伊沙、沈浩波,80…  相似文献   

16.
课前几分钟     
一天早晨恰好没我的课,我便坐在后面的桌子上画范画。不知什么时候,孩子们下课了,一个一个围了过来,然后大呼小叫地赞美着我画的画。 为了不影响下面的活动,我连忙轰走他们,可是只一会儿他们又围了上来,唧唧喳喳评论着。“喜欢吗?”“喜欢!”“好看吗?”“真好看!”一时间我飘飘然了,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可是立刻我就发现: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机会! 我问孩子:“老师的画为什么好看?”“涂色均匀。”“看我是怎么涂色的?”“顺着一个方向涂!”“颜色搭配也很好!”“没有涂到外边去!”“画面也很干净!”…… 接下来…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
  区域活动时,美工区的幼儿正在专心致志地看图示折纸。突然,舟舟兴奋地叫起来:“看,我的纸‘站’起来了!”他的声音一下子引来了其他区域小伙伴的关注。大家围过去,只见舟舟将一张对折过的纸稳稳地竖立在桌面上。乐乐说:“这有什么呀,我的纸也能‘站’起来,纸上面还能放东西呢。”说着拿来一张纸反复折叠了几下,立在桌上,然后将一本图书放在纸上,果然,薄薄的一张纸折成立体纸品后竟然顶起了一本书。其他幼儿见了,纷纷去拿纸进行折叠。看着幼儿表现出极强的探索欲,我即兴问他们:“软塌塌的纸怎么‘站’起来?”幼儿很快回答:“要先把纸折起来,让它变硬、变出形状,就能‘站’了。”我继续提问:“如果这些‘站’着的纸的形状不一样,你觉得它们顶起的东西会一样多吗?”一下子,幼儿陷入了思考和争论。基于幼儿这一兴趣点而生成了科学活动“圆柱纸筒‘力气’大”,旨在让幼儿在讨论、比较、操作中探索并发现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力不同的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18.
杨翠美 《家庭教育》2006,(11X):30-31
“前天爸爸带着我坐飞机,飞机上看下面的房子都好小好小,像小蚂蚁一样。”乐乐洋洋得意地叙述着他坐飞机的“壮举”。乐乐这么一说,其他小朋友也都乐开了锅,大家纷纷开始讲述起坐飞机的经历。唐唐一次都没坐过飞机,坐在那边一声不吭。乐乐扭过头去问唐唐:“唐唐,你都没坐过飞机吗?”“谁说的,我坐过十多次了呢!坐飞机一点都不好玩!”[编按]  相似文献   

19.
微型小说《画家和他的孙女》写道:画家有一个六岁的孙女婷婷,也酷爱画画。她画了一棵树,爷爷说她画得不对,“树技怎么能比树干粗呢?”婷婷问:“树技怎么就不能比树干粗呢?”爷爷说:“那就不是树了。”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画家无话可说了。后来婷婷  相似文献   

20.
红兔子     
画家有一个6岁的孙女。6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婷婷画了一棵树。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不对。”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粗呢?”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粗呢?”他说:“那就不是树了。”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他无话可说了。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他说:“婷婷,你画的小兔子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婷婷说:“没见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