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训练学的体育生物科学切入与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体育生物多门学科的文献资料与综合、分析,结合运动训练的长期实践,归纳、总结与提升体育生物科学在运动训练学中的地位、作用及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使体育生物科学更好地服务于运动训练实践。研究认为:体育生物科学对运动训练学作用表现在:阐明机理、原理的基础作用及发明、创造新的应用方法与技术等;体育生物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变迁与发展不断促进运动训练水平;体育生物科学在运动训练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科学选材、改造人体组成、设计运动技术、训练(练习)方法、安排内容与组成、调控运动负荷、作用于运动疲劳与恢复、对运动员进行运动状态和身体机能评价、运动医疗保健、卫生、疾病与创伤;研究还探讨了运动训练学的体育生物学科研究趋向及体育生物科学的切入与竞技体育异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高原因其特殊环境,世居平原运动员初上高原训练时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借助代谢组学技术,从急性应激和慢性适应2个纬度,比较分析高原训练初期运动员代谢功能所发生的改变。方法:以16名优秀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高原训练前、年度高原冬训的第4天、第14天调整休息后次日晨取肘静脉血5 mL,分离血浆,借助LC-MS平台测量分析各血浆代谢物,以PCA、OPLS-DA比较各时间点代谢谱的变化。高原训练初期的主要训练内容为低强度有氧训练。结果:1)与高原训练前比较,高原第4天和高原第14天发生显著改变的血浆代谢物各有近80种:a)与高原训练前比较,高原训练第4天血浆苯甲酰胺、吲哚-3-乙醛分别升高约35倍、17倍,血浆苯乙胺、苯酚、吲哚等分别升高约4-8倍;b)高原训练第14天与高原训练前相比,血浆苯甲酰胺、吲哚-3-乙醛、苯乙胺、吲哚等显著升高约2-6倍;血浆胆固醇羟化硫酸酯、色氨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2-氧丙酸等下降约2-8倍。2)与高原训练前比较,高原训练第4天苯丙氨酸、色氨酸代谢显著加强,同时,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氨酰-tRNA生物合成显著增加,但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显著下调;高原第14天,苯丙氨酸、酪氨酸代谢显著加强,同时,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氨酰-tRNA生物合成仍显著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显著下调;高原第14天与高原第4天比较,氨酰-tRNA、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生物合成显著上调,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显著下调,精氨酸、脯氨酸代谢加强。结论:优秀赛艇运动员高原训练急性应答期,参与中枢神经系统能量代谢调控的苯甲酰胺、吲哚-3-乙醛升高达数十倍,之后升高幅度下降,可能是高原训练初期代谢适应的敏感标志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应激与适应可能在运动员高原训练初期代谢应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原训练初期芳香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代谢较为活跃,不饱和脂肪酸代谢抑制,其确切调节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演进与研究现状。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中的项群训练理论、超量恢复理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时空协同理论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作了相关简短的述评,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运动员运动成绩速增期训练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可测量类项群中的田径、游泳、举重、射击等项目,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多年运动训练过程的研究,从运动员从事训练的年限,不同阶段的年龄以及不同训练阶段的竟技水平等方面,总结了他们的带有较普遍意义的训练学特征。为今后更好地安排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动训练学的科学研究通过综合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形成提供证据支撑。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重大赛事参赛任务的迫切需求,基于自然科学视角的运动训练学研究较之前有更广泛的开展,但此类研究的研究范畴、内容边界、研究类型、对象样本、实验分组、研究问题的导向与聚焦这六则要素值得进一步商榷。研究针对过往采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运动训练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论证与剖析,尝试探讨上述六则要素的规范与策略。研究认为:基础研究不属于运动训练学研究范畴;细胞和分子等基础性研究超出了内容的边界;研究类型可参照临床医学研究设定,根据具体问题择优选择;顶尖运动员和普通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样本量差异是影响研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实验性研究的对照组是突出研究的主要研究因素的重要参照;研究问题需以训练实践问题为导向,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从小问题入手,深入探究问题本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四本较有代表性的《运动训练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从教材的框架以及主要章节内容的对比研究中,探讨我国《运动训练学》教材建设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运动训练学》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写要以"一元训练"理论为指导的思路,为丰富与完善《运动训练学》学科理论体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分析法,以2000-2009年间运动训练学学科论文为研究对象,对10年间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发展历程、学科论文地区与机构分布特征、学科文献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等方面展开研究。试图对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整体发展建设的成就进行系统总结,揭示运动训练学学科演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体育科研管理部门和有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为体育情报学的实证研究提供重要案例。  相似文献   

8.
排球运动时间特征与供能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运动生物化学理论,针对排球运动项目的时间特征和供能特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排球运动具有以不同次数和连续动作为一组,多组数、短间歇的时间特征;排球比赛中的能量供应涉及到非乳酸供能系统、乳跋供能系统和有氧供能系统。为适应现代排球运动比赛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需要,排球教学与训练工作,除采用大强度间歇训练为主的训练方法外,还应加强运动员非乳酸供能系统的训练,改善运动员有氧耐力,这对排球运动员抗疲劳能力的提高及赛后疲劳的恢复都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国家确床队运动贞为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法对运动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并详细记录了运动训练情况。根据统计的数据资料,对国家蹦床队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与负荷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该项目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应用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有氧运动干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的作用机制。方法:2月龄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喂养5周建模,采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改良钳夹术对大鼠IR进行评价,随之将其分为对照组(N)、模型组(IR)和模型运动组(IRe)。IRe组有氧运动干预6周,之后所有大鼠采用钳夹术评估IR,ELISA检测血清FINS,1H-NMR测定大鼠胰腺组织代谢物,多元统计分析代谢物谱差异,MetaboAnalyst分析代谢通路,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1) 与N组相比,IR组FINS显著提高,GIR显著下降;与IR组相比,IRe组大鼠体重、FINS均显著下降,GIR显著性提高。2)与N组相比,IR组胰腺组织中11个代谢物存在差异,分别与6条代谢通路密切相关,ROC分析发现5个IR大鼠胰腺生物标志物。3)IRe组相对于IR组,柠檬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等5个生物标志物不同程度回调。结论:6周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IR状态,其机制可能与有氧运动能够不同程度回调IR大鼠胰腺生物标志物,改善其涉及的代谢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使用监视器、数学模拟在获得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活动结果的情况下各层次机能系统相互作用中的协调和从属关系的特征。非线性现象生物学的出现为基于系统-协同概念的进步性训练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使得根据智能分析生理学资料系统对受试者的状态和训练程度进行综合监督成为可能。其训练的原理在于集中发展局部肌肉耐力,使得在具有社会意义的比赛期中保持适应性潜力。旨在分析季节性因素和训练-竞赛效果对中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所产生的影响,发现800 m跑的运动成绩与胃、肝的工作、激素和酶的活性指标紧密相关,而1 500m跑和3 000m障碍跑则与血液系统和代谢过程参数紧密相关。与1 500m和3 000m障碍跑相比,在800m跑中,依据成对相关系数,机体状态的特点对运动成绩具有更大的影响。全年每一个季节和训练阶段是由机能系统不同的环节来保障运动成绩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64,自引:7,他引:57  
近年来 ,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建设取得了具有科学意义的重要进展。从运动训练学 3个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过程的强化、训练理论时空架构相对均衡的调节、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的科学定义以及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6个方面研究成果的介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成果回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2003年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得较为活跃并取得较多成果:多维度、多视角透视竞技能力问题;在运动训练中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项群理论继续完善并日益呈现出方法论意义;批判性与质疑性文献增多.  相似文献   

14.
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不仅可以作为细胞水平的能量感受器,还可以通过细胞因子参与调节机体整体的能量消耗和能量摄人。运动等应激可以激活AMPK。参与调节骨骼肌葡萄糖代谢和脂肪酸氧化等能量代谢过程。运动训练可影响骨骼肌AMPK基因表达,进而参与到运动训练的机体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5.
热应激与运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热环境下运动时,热应激和运动应激联合作用导致体温、脑和肌肉局部温度升高并且出现脱水,全面影响运动员的生理功能、心理过程及运动能力.通过运动与热环境的联合刺激,运动员可获得对运动热应激的有效适应.科学补液是缓解运动中热应激和热脱水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啦啦操运动已经正式成为一项世界性竞技运动,随着竞赛机制的不断改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技巧啦啦操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给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在技术、体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能量代谢分析的方法,探讨无氧供能水平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能为增强体能,提高训练效果提供理论参考,推动啦啦操训练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应用基于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的代谢组学平台研究有氧运动对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阐明其生物化学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6周,同时进行有氧运动干预。采用UPLC-MS测定正常组、模型组及有氧运动组大鼠血清,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对照组、模型组及有氧运动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采用Markerlynx软件鉴定生物标示物。结果: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鉴定的代谢产物包括9个溶血卵磷脂、6个脂肪酸、2个鞘脂和1个氨基酸。在高脂血症模型中,高脂饲料干扰了溶血卵磷脂和脂肪酸类代谢产物的正常代谢。溶血卵磷脂和脂肪酸类代谢产物是是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的生物标示物。有氧运动对鉴定的生物标示物存在不同程度的逆转作用,改善了异常的脂质代谢途径。结论:研究表明,UPLC-MS平台可用于观察有氧运动对高脂血症治疗的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溶血卵磷脂和脂肪酸类代谢产物是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的生物标示物,溶血卵磷脂和脂肪酸的异常代谢是高脂血症的主要生物化学作用机制。有氧运动对这些生物标示物有不同程度的逆转作用,表明有氧运动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低氧运动对大鼠心肌闰盘及其线粒体ATP酶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急性低氧运动和慢性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肌心室闰盘和心肌线粒体ATP酶的影响,旨在探讨心肌低氧适应的机制,为高原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大鼠心肌心室闰盘超微结构在低氧适应过程中的变化,同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线粒体Na~+K~+、Ca~(2+)、Mg~(2+)和Ca~(2+)Mg~(2+)四种ATP酶的活性。结果:急性低氧运动可造成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Na~+K~+-ATPase和Ca~(2+)-ATPase明显下降;经过4周的运动训练后再进行低氧应激,心肌的损伤减轻,线粒体ATP酶的活性都显著升高。结论:急性运动后进入急性低氧应激,导致心肌损伤加重,是由于运动缺氧损伤和低氧损伤双重作用的结果,而长期间歇低氧训练可减轻低氧环境心肌的损伤,能量代谢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重点对影响套路运动员运动寿命的训练学和非训练学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为合理延长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分析法对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运动训练学著作进行考察,力图从知识谱系的视角对运动训练学的学科起源问题做出新的探研。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工作始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田径、拳击和皮划艇是当时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项目;2)在19世纪中后期,运动训练理论学者普遍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由此确立了运动训练学与医学密切的先天联系;3)研究者在19世纪中后期普遍将饮食、沐浴、睡眠、空气和着装视为运动训练的重要构成要素;4)英国在19世纪后半段始终占据着世界运动训练研究水平的制高点,至20世纪初逐渐被美国所赶超;5)20世纪头20年是运动训练理论的高速发展阶段,这时的运动训练学知识体系已具雏形,研究者以具有丰富训练和参赛经验的教练员和退役运动员为主;6)运动训练学在20世纪中叶已初步构成了一套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并延续至今。从知识体系演进的角度看,将哈雷的《训练学》视为运动训练学的形成标志是一种恰当的选择。有益于明确运动训练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