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查我国部分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探讨心理压力的成因,为改善和提高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为目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国部分高校的1800名女教师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显示,不同任教科目、不同职称、不同工资水平的高校女教师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尽早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我国部分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探讨心理压力的成因,为改善和提高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国部分高校的1800名女教师进行心理测评。结果不同任教科目、不同职称、不同工资水平的高校女教师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躯体化、强迫、敌...  相似文献   

3.
调查我国部分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探讨心理压力的成因,为改善和提高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国部分高校的1800名女教师进行心:哩测评。结果不同任教科目、不同职称、不同工资水平的高校女教师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尽早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川南地区高职院校部分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高职女教师在8项因子上均有症状,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和抑郁等方面表现为中、重度症状的女教师都在10%以上;高职女教师与男教师心理健康差异显著;高职女教师与普通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差异显著;高级职称女教师比中级及以下职称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中年女教师比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研究采用目前应用广泛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南省部分高等院校165名在职女教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的心理问题的高校女教师占29.1%;scl-90的得分显高于全国常模,表现突出的是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总体上高校女老师心理健康状况比男教师差,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随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高学历和中级职称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6.
高校女教师以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体现了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工作与生活中,她们承担着工作、家庭、生育和教育子女等多重任务,扮演多重角色,比普通职场女性面临更大的工作与社会的压力,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通过分析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具体分析高校女教师事业心理类型,分别从社会、家庭、个体等方面分析困扰高校女教师心理的诸因素,并提出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7.
研究综合干预对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提供依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应引起重视,女教师的各因子分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几乎均略高于全国常模,其中抑郁、焦虑和躯体化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和运动组均可促进心理健康。综合干预在降低躯体化、抑郁、饮食睡眠、人际敏感因子得分方面效果比运动干预更好。综合干预效果优于运动干预。  相似文献   

8.
高校女教师面临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加上自身身心方面的特殊性等原因,令许多高校女教师出现亚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高校女教师亚心理健康特征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增进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自我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94年到2005年国内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状况的分析发现,高校教师心理不健康检出率最高,与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间有显著差异;随着时代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检出率递增,最近几年递增很快: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城镇教师差;40岁以上年龄段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其他年龄段;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差于男教师。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女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然而她们的心理压力也日趋增大,心理失衡者增多。关注她们的心理健康,以取得她们心理倾向、行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建立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SCL-90和情感量表对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及不同户口所在地组,均存在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工作压力大”列居本次“最烦恼问题”的榜首;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女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然而她们的心理压力也日趋增大,心理失衡者增多。关注她们的心理健康,以取得她们心理倾向、行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建立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SCL-90和情感量表对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及不同户口所在地组,均存在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其中“工作压力大”位居本次调查“最烦恼问题”的之首;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12.
高校女教师心理桔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女教师的比例逐年增加,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年上升,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研究高校女教师的心理枯竭有关问题应当成为高校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高校女教师心理枯竭的表现、归因与对策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下,女性承担着主要的家庭责任,高校女教师必然面临来自工作与家庭的冲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高校女教师面临较为严重的工作家庭冲突,不同婚姻与子女状况的女教师在工作家庭冲突上存在显著差异,已婚的女教师经历更为激烈的工作家庭冲突。当女教师在面临家庭干扰工作时,会对职业倦怠各维度都产生显著影响,而当女教师的学校工作对家庭生活造成干扰时,也会导致其产生情绪衰竭。因此,需从社会、学校与个人层面平衡高校女教师的工作与家庭冲突。  相似文献   

14.
李军霞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4):75-76,119
文章对扩招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压力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心理干预措施。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肖计划等编制的《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5所高校334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被试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上高于全国常模;男教师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因子分高于女教师,女教师的抑郁和焦虑因子分高于男教师,差异均有显著性;各教龄段的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青年教师在面对压力时,应对方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女教师在高校教师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在获得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承认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大学女教师也同样面临着多重角色的冲突,在教师、妻子、母亲之间变换着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相当一部分高校女教师已处在“亚健康”状态,她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程度不容乐观。充分认识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促使高校女教师保持心理健康、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为高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高校的青年女教师年轻蓬勃、科研能力强,而且具有女性独有的优势,在理论教学方面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其教育、教学水平的发挥,加强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扶助机制建设,构建以自身完善和外界扶助的心理健康二元教育体系,搭设以高校青年女教师为核心,以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平台,逐步完善其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十分必要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十年来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994年-2005年间国内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状况的分析可见,以往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存在诸如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工具单一以及研究水平低等问题。比较而言,高校教师心理不健康检出率最高,与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间有显著差异;随着时代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检出率递增,且特别是21世纪后,增长很快;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城镇教师差;40岁以上年龄段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其他年龄段,但30岁以下年龄段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普通人群,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差于男教师。故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着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水平,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严密的实验研究和高质量的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校女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女教师的角色期待和角色任务出发,分析了高校女教师的角色冲突,以及角色冲突对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探讨了缓解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促进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运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中国矿业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深入分析后发现: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的成人平均水平,且在性别、婚姻状况、专业、年龄方面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据此,建议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从高校管理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为教师提供发展的良性保障;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系统开展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不同群体教师开展专题心理辅导;引导教师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汶川大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汶川地震灾区85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SCL-90症状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即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成人常模。(2)女教师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男女教师在SCL-90其它症状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主科教师与剐科教师,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在SCL-90症状总均分以及部分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主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副科教师,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班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