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通过太极拳运动的学习,对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状态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认为:通过学习太极拳对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形态的改善具有良好效果,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能够有效减少学习压力带来的不良影响。建议:科学、持续的进行太极拳锻炼,定期开展太极拳运动比赛,加大太极拳运动的推广力度,鼓励大学生参与太极拳运动,以期提升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状态。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教学对大学生A型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检验太极拳教学对大学生A型行为的影响 ,采用A型性格自测量表对大学生前后两次测试。结果表明 ,大学生中A型行为相当普遍 ,属于A型性格类型的学生较多 ,男生比女生有更严重的A型行为倾向 ;通过太极拳教学可以改善大学生的A型行为倾向 ,太极拳学习和锻炼是一种治疗A型性格的有效方法。太极拳学习和锻炼通过调节生活节奏、释放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打破强化A型行为的恶性循环———“快节奏生活方式→心理压力→A型行为→快节奏生活方式” ,达到治疗A型性格和干预A型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法,研究太极拳对大学生有氧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教学前后学生的肺活量和1000米(男)、800米(女)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论认为练习太极拳可明显改善大学生的有氧代谢及运动能力。建议高校将太极拳作为必修运动项目进行开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部分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应用太极拳健心运动处方,对处方实施后的心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太极拳健心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明显改善效果,特别是对抑郁、焦虑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干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太极拳运动的特点以及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探讨太极拳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及干预策略,为大学生通过太极拳锻炼这一手段来改善心理卫生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安卓炯 《体育世界》2010,(10):107-108
通过对78名大学生太极拳运动者运动前后的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测定,探讨了太极拳对大学生心血管机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属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太极拳能减少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外周循环,具有健身和保健作用。在开展阳光体育的新时期,建议高校积极推广太极拳运动,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太极拳对大学生心肺功能的作用进行研究果。研究结果显示坚持太极拳练习的大学生比不参加太极拳练习的大学生肺活量明显要高;这说明长期坚持练太极拳练习对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功能有明显提高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太极拳在大学校园广泛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就太极拳处方教学法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健康素质上不存在差异;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健康素质显著或非常显著的优于对照班。太极拳处方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并且在教学中能改善大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态度、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对大学生身体机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校太极拳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前后的比较对照,就大学生学习太极拳,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身体机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对研究结果分析后得出结论:大学生学习太极拳并持之以恒,同样能提高呼吸系统和心血系统等身体机能,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心养性的体育形式”。通过我院在实施太极拳教学前后,大学生对传统体育的认识、理解、兴趣、情感、价值判断的调查比较发现,太极拳教学对大学生健康意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对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京农业大学2004级本科学生118人进行太极拳练习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学生经过太极拳练习后,在人际关系敏感、躯体症状、抑郁、焦虑、强迫、恐怖等项目上的得分显著下降;太极拳对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推广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表象训练方法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敏 《体育学刊》2002,9(5):68-69
把表象训练的理论及方法运用在“简化太极拳”的教学中,这是符合教学的巩固性和实践实效性原则和现代自控式教学原则的。实验结果表明,它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加深动作记忆。在简化太极拳教学中,用表象训练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法,研究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通过对教学前后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及心理机能的统计分析,结论认为:练习太极拳不仅能够减少体脂,维持良好身体形态,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心理健康水平。建议高校将太极拳作为必修运动项目进行开展。  相似文献   

14.
24式“简化太极拳”是最简单的太极拳套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文章通过对24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改革,总结出除常规的讲解、示范外,结合太极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民族音乐等进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的更快,掌握的更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温州地区老年大学和社区经常参加太极拳的老年人180人为研究对象,同一地区未经常参加运动的老年人200人为对照组,研究太极拳对老年人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常参加太极拳的老年人BMI、WHR、体脂率都明显小于对照组;肺活量增大、每博输出量增、最大摄氧量和射血分数都明显增大,心肌的收缩能力明显增强,说明经常参加太极拳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教学再探——表象训练在太极拳求形阶段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而命名的拳术。在太极拳整套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由于太极拳动作比较复杂,而且还经常伴有转体进退和改变方向,使初学者往往手脚不能兼顾,很难形成完整的动作技能。针对以上的情况,在教学中运用心理技能训练中的表象训练来辅助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及其治疗方法与太极拳练习方法的对比,提出了通过以太极拳练习来缓解和治疗学生心理疾患的方法。并得出结论:太极拳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患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太极拳教法的选择,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行为特点,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适宜的教法能够加深大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培养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对于提高高校太极拳的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心理测量、实验测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机理进行实证性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延缓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衰退,其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各个因素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心理和社会健康纬度的效果要明显于生理健康纬度;锻炼组的认知能力优于对照组(最佳反应时除外);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更有益于中老年人维持和促进心理健康。建议加强对太极拳健身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太极拳锻炼者最好长期坚持集体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