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影响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健康指数呈下降趋势,对此,本文采用复式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研究法,试图探讨影响我国青少年健康的若干因素.研究结果指出:父母离异、黑色网吧、教育不当、不良习气、色情暴力是影响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最大因素.另外,体质下降,赌博吸毒,升学压力,心理障碍,疾病传染等因素也较大程度地影响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目的在于向我国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研究报告,希望能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关注.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制定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广西高校在职正副高职称群体为调查对象,以高校高职称群体的体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及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探讨了高校高职称群体体育生活方式现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为该群体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析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身心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心理量表测评、体质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与健康知识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健康知识结构愈高,其体质状况就越好,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健康自我评价愈高.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而青少年犯罪率也呈现了上升趋势,犯罪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些违法行为不仅有害青少年健康,也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因此,了解青少年犯罪现状,剖析青少年犯罪原因,采用正确的法制教育方法来帮助青少年成长,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方法对526名留守青少年和860名非留守青少年进行生活事件及其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是影响留守青少年最大的两个因子;男性留守青少年在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4个因子及总体生活事件上均显著高于女性;不同年级的留守青少年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5个因子及总体生活事件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住宿的留守青少年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健康适应3个N子及总体生活事件上均显著高于走读生;是否独生子女对留守青少年无显著影响;非班干部的留守青少年在学习压力、健康适应2个因子上显著高于班干部。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3个因子上和总体生活事件上非留守青少年显著都高于留守青少年。  相似文献   

6.
老年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长期性共同构成了研究生活方式与健康自评相关性的内在合理性.通过建立主成分分析、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区分效度检验模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分析了包括合家居住、经常锻炼身体和参与社会活动在内的积极生活方式对老年身心健康自评产生的良好影响.这对完善老年身心健康自评的测量理论、启发老年人形成积极生活方式、引导老年人实现个体的成功老龄化及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的开始,高科技、快节奏的生活旋律给现代人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与不适应,严重影响着身心健康。体育运动是我们调整顺应新的生活节奏,提高身心健康的重要辅助手段。体育运动推动着人的新陈代谢的进行,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体育运动可以调理人的心理疾患,增强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的自信心,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生命得以健康的延续。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安全关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剖析了网络安全现状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力图构建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切实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上网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了剖析太极柔力球运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功效,为老年人健康幸福生活提供科学的实证参考。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讨太极柔力球运动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心境状态、生活满意感及身体自尊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通过18周的太极柔力球锻炼后,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心境状态明显改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等负向情绪得到缓解,精力、自我情绪等正向情绪得到提升;同时生活满意感也得到显著提高;身体自尊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显著。3年追踪研究发现,有超过50%的老年人实验后继续坚持太极柔力球锻炼,自评身心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太极柔力球运动作为一种“复杂性有氧运动”对老年人具有独特的健心养生功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西两所重点大学16338名大学生体质状况调研和体育与健康知识问卷,对两所高校体育与健康促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广西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和经常、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应积极对大学生体质变化趋势探索、制定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及目标,构建"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辅助教学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使教师、学生借助多媒体构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极大的丰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内涵与效果  相似文献   

12.
挫折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正处于青春中期,正是人生“暴风雨时期”,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而使其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时产生了诸多不适应,导致心理受挫,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应该以认知教育与耐挫力训练同步进行,避免不良应对,在了解其挫折心理形成原因的同时,利用心理防卫机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和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战国时期墨学盛行,为了维护儒学的地位,苟子对墨学发动了猛烈攻击。但是,在对墨学进行批判的同时,荀子受到墨学深刻的影响。对比《荀子》和《墨子》,我们看到,《荀子》中一些重要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与《墨子》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4.
高素质的船员是决定航运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船上培训是提高航海类实习生实践操作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实习生船上培训存在缺少体系性、完整性、规范性等问题。文章以优秀船公司的培训模式为切入点,结合船员工作特性,就加强、优化实习生船上培训的实施进行分析并在软件和硬件及人员配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动与人体骨密度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隐匿进展的流行病”正日益威胁着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寿命。在骨质疏松的病因学中 ,运动是骨质疏松症防治方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人的一生的骨密度都有影响。通过对生命过程不同阶段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以期对开展健骨运动处方的研究、探讨运动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机理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有氧运动和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2名男大学生以50%VO2max、75%VO2max两种运动强度分别进行30 min的慢跑和踏级的测试,并在运动前以及运动结束后5 min、30 min和60 min进行SEES调查,结果显示:运动中积极和消极的情绪随练习强度和方式的不同波动,但30 min有氧运动后产生的即时效果是积极情绪和疲劳感觉增加,消极情绪降低到基线,运动结束30 min和60 min后,积极情绪增加,心理疲劳感觉降低;经检验,两种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经30 min有氧运动后产生了相同的情绪效应,积极情绪呈上升趋势,消极情绪呈下降趋势,并且这一心理效果至少保持到运动结束后60 min.  相似文献   

17.
印楝素处理对果蝇生长、发育及繁殖有显著影响。当印楝素处理浓度为1μg/mL时,果蝇成虫质量下降10.49%;幼虫期历时、产卵历时、卵孵化历时及羽化历时各期历时分别延长4.15%,28.64%,10.17%,12.01%;蛹化率、羽化率、繁殖率下降极显著,分别下降44.38%,33.70%,71.27%。当印楝素处理浓度为5μg/mL时,果蝇成虫质量下降14.53%;幼虫期历时、产卵历时、卵孵化历时、羽化历时分别延长7.29%,47.29%,20.06%,23.46%,果蝇蛹化率、羽化率、繁殖率分别下降46.74%,41.69%,82.12%。研究数据提示印楝素对幼虫及成虫生长过程影响较小,印楝素抑制果蝇生长主要通过抑制其变态发育及繁殖过程。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一直注重反思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反思是沟通理解与实践的桥梁。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探索和自我超越的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与融入现实的关键。教学反思对教学智慧生成具有重要价值。教师需要通过诉求理论观照,研究自身教学实践,换位思考,撰写反思日志来提升教学反思的策略,生成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9.
电刺激对肌肉力量作用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照研究方法 ,对 2 0名大学生的股四头肌进行电刺激训练 7周 ,以观察电刺激对肌肉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电刺激可增长股四头肌的肌力 ,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本试验为电刺激训练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并为其在体育训练和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领域出现的主流体育教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对当时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价值及其历史局限性,提出:体育之所以存在于学校教育之中,源于体育的独特教育价值,即对“健康向上、不懈奋斗”体育精神的追求,这是体育教育之根本。体育教学的最基本任务是授予学生实现这一追求的基本工具———运动技术。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确立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最基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