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力性特质是指个体心力在不同的情境下均能表现出的人无我有或人有我优的一些稳定的特点。教师从入职新手到成为教育名家,是主客观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主观上内因起决定作用。因此,研究中小学教育名家成长的个体心力性特质,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催生教育名家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因素论”是我国在五十年代初翻译的由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对教育与人发展关系问题上的一个基本观点的简称,即把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归咎于遗传、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并指出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潜在可能;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学校教育则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三者缺一不可。这个结论在我国维持了三十年之久,而近些年来,人们不断对此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3.
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概括起来,不外乎遗传和环境(包括教育)两个因素。遗传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各起什么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长期以来,理论家们各执一端,或者认为遗传起决定作用,否定环境的作用;或者认为环境起决定作用,否定遗传作用。在这种相持的情况下,有人则提出了另一种主张,认为遗传和环境都起一定的作用,是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人的发展。但是,这种相加也有问题,因为两数相加,如果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4.
每天校园中都发生着师与生、生与生的相互交往;每家每户也因为孩子而与老师、学校发生着联系.这些围绕学校教育而产生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又关乎教师的工作,并最终决定着教育成果和质量. "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素质、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心理成长.""教师不仅通过言教有意识地、系统地实施对儿童的教育影响,而且以自身完整的人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在大力提倡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些隐性的教育资源正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积极调适、求得融洽、相互配合,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是一个发展的时代对人际间合作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环境幼儿园的第三位老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凡是一切能让幼儿主动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都可以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环境,就像是一位不说话的教师,默默地发挥着它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一、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对主题的产生与发展起着重大影响幼儿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和材料的操作,不仅能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更能产生出许多有价值的探索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些有价值的点点滴滴,并及时地转化到环境创设之中,使之在群体中发扬、扩大。实录一有趣的纸一次区域活动中,小朋友们正在做标记。昊昊(注:系化名,下同)发现水彩笔画在纸杯上的感觉是滑…  相似文献   

6.
在儿童期,幼儿园和学校都是以教师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轴构成的社会集体,它们的基本功能就是促进儿童素质的发展,而这一功能最终是由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儿童发展并不是教师对儿童单项作用的结果,而是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主要关注儿童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儿童对教师教学风格和班级管理风格的适应,而教师对儿童的要求总是整体化一的,无论何时,儿童都要听教师的话。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7.
影响个体心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遗传、成熟、环境、教育和主体性,这五个因素在个体不同成长阶段扮演不同角色,并对个体的道德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五因素交互作用论看德育的作用可以得出三个结论:要想将一个自然人高效率地转变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发展的是一个身体和心理等方面有规律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研究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将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的制定,以及教育的实施。在儿童的发展中,我们既要承认遗传的作用,又要充分注意环境、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遗传和环境、教育的相互影响作用以及儿童的主观心理因素,这将有助于我们结合儿童实际与学前教育任务,合理地组织教育教学,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 遗传、环境和教育的问题,在教育学上是一个既古老又重要,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找到以下几条现成结论: ①遗传素质是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②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用; ③其中教育对身心发展又起主导作用。上述结论,有其科学的依据,其正确性似无可质疑。但这些结论所指明的,恰恰只是遗传、环境、教育各起何种作用的问题。至于这三者作用的相互地位和联系怎样,相比  相似文献   

10.
<正>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我们讨论过这两者在儿童智力发展上的作用,但遗传与环境是如何影响儿童的个性的发展,特别是影响儿童性格的发展,这在心理学、遗传学和教育界还是有争论的问题。性格在人的  相似文献   

11.
孙娟 《教师》2012,(22):54-54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儿童的创造力是我们的祖先,在经历了无数次与环境适应所做的斗争之后所传承下来之精华,我们广大教师要在儿童自身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影响,不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五、儿童发展的合力──家园同步托儿所、幼儿园固然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但家庭也不可忽视。实际上,儿童的发展是儿童与教师、父母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促进儿童的最佳发展,就必须把幼儿园、家庭等各种教育因素统一起来,以产生综合影响,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纲要》突出强调儿童发喂的主体性、在儿童那里,主体性是以“潜能”的形式存在的,这种“潜能”在适宜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在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得以显现、发展。教师应有选择地为幼儿提供材料,创造环境.促进幼儿与外部客体的交互作用,以有效地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幼儿的美工活动是教师引导下的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主动的自我构建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幼儿在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方面的自主能动性。所以,教师正确分析、处理美工活动中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相关因素,对促进儿童的主体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就像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幼儿园的环境更是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我国古代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对人的感染作用。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且是深而持久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环境既是幼儿不会说话的老师,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处于旺盛的成长期 ,这是他们脱离长辈、自立成人的过渡期。中学教师作为自觉的教育主体 ,肩负着培养中学生的社交能力与求生和发展能力的两大社会职责。中学教师如何在承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施展自己的个性 ,从而实现二者统一 ,这里必须考察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 ,它表现在三个方面 :个体生存的宏观环境、个体生活的微观环境、个体自身的社会实践。个性要求自由与社会责任施加给教师的约束必然形成某种冲突 ,热爱教育事业的中学教师能调整这种冲突 ,实现自己履行社会责任与施展个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提出 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虽然有生物因素的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社会文化。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初入社会、接触社会的启蒙期.教师如能通过研究运用同伴交往、群体建设、校园文化等教育方式,科学而系统地把相关知识、社会规范、价值观、道德规范等传授给学生.对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方向和内容方面的作用将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学校作为一个人的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科学引导青少年性别角色合理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能力、资质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结构与水平,并非本来就是那样的结构与水平,是由遗传与环境这两种因素决定的。遗传是人的才智发展的生物前提与物质基础。环境对人的思维发展与成熟则有决定作用。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体型、外貌、气质、神经结构类型与反应速度等方面,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减弱了。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其性质、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学校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阵地。它可以使儿童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教育和教学工作弥补儿童某些遗传素质的不足。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师生精神饱满,保持良好的心境,是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的基础。特别对小学生而言,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一生部将产生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孩子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论”中认为人的发展、智慧的发展,是靠他自己与周围环境(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而慢慢建构起来的。正如荀子所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在成长中,社会环境(包括教育)起着决定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儿童身心  相似文献   

20.
中介组织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师教育领域,各种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也在不断产生和发展。国外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是指“与教师教育和教师管理高度相关、能独立发挥客体间纽带作用并对教师政策产生重大影响,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教师政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繁荣教师教育事业为目标的、非政府的社会团体或组织”①。这类中介组织在国外主要有两类,即教师组织和相关专业研究团体。这些中介组织在各国教师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其影响方式多种多样,综合起来主要表现为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