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林匹克宪章》与国际人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力几乎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其纲领性文件——《奥林匹克宪章》在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国际人权保护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宪章保护的人权包括人格尊严权、生命健康权、平等不受歧视待遇权以及发展权等。《奥林匹克宪章》通过体育运动这一没有歧视、人类最直接的本体交流平台,宣扬人权的要义,传播人权的理念,推进人权的国际保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1991年出版的《奥林匹克宪章》中首次正式使用“奥林匹克主义”这一名词,并作了明确的界定。奥林匹克主义是世界体育发展的精神结晶,是时代的要求,不但是主宰体育的最高纲领,而且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生活哲学。大力弘扬奥林匹克主义,对坚持体育运动的正确方向,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实然和应然维度论证了体育权在国际上正在发展成为一项基本人权。从实然层面看,无论是各政府间法律文件,如有关国际人权条约,还是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宪章》,无论是诸多国内立法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体育教育、体育运动和体育活动宪章》,都直接或间接规定或阐释了参与体育活动是人人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但体育人权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权利,也不能为健康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工作权等现有国际人权所涵盖,它应当是一项独立的人权。这项独立人权从应然性上可归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哲学层面上讲,体育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身体潜能发挥和通过团体体育发展合作性和个人意志品质等;二是从法理上讲,速成习惯国际法理论为通过国际共识形成新的人权类型提供了法理支持。前述诸多国内和国际文件中所宣示的体育权支持了这种新型人权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4.
<正>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  相似文献   

5.
人权与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岁末,为纪念“全球人权宣言”50周年,《奥林匹克评论》充分展示了人权这一主题。1948年12月,“全球人权宣言”正式通过。几个月之前,刚好在英国伦敦举行了第十四届奥林匹亚运动会。这一次,《奥林匹克评论》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强调“奥林匹克宪章”...  相似文献   

6.
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归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以直观的身体运动,散发着竞技体育的无穷魅力。人的健全发展是它不懈的追求,其深刻隽永的思想内涵,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北京申奥的成功,激发了国人对奥运空前的热情。在国家大力倡导奥运精神、宣扬“人文奥运”理念的今天,高校体育应当看到奥林匹克运动对于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宪章》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宪章》在其基本原则中明确宣布:“参加体育运动是人的权利,每一个人都应享有参加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以种族、宗教、政治、性别或其他理由,对某个国家或个人的任何形式的歧视,都与奥林匹克成员的身份不相容”。因此,《宪章》将“反对有损奥林匹克运动的任何形式的歧视”列为国际奥委会的使命,要求国家奥委会“采取行动反对体育运动中任何形式的歧视和暴力。”在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中存在的各种歧视不是孤立的,它们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呈现出鲜明的交织性与综…  相似文献   

8.
<正> “文明孕育体育、体育促进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体育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且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国情,结合世界的体育潮流,研究本国的体育发展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推进群众体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通过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指出:“体育运动作为教育和文化的一个基本方面,必须培养每个人作为与社会完全结合的成员所  相似文献   

9.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实质寻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格言、宗旨、主义、会旗以及奥林匹克宪章等都对奥林匹克精神作出了某种程度或某一方面的阐述。而其中“参加比取胜更重要”一口号中所提倡的“参与”精神和意识则更贴近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参与”意识使全世界五大洲的运动员相聚五环旗下;“参与”意识使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宗旨得以充分的体现;“参与”意识使每个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都体验到“更快、更高、更强”的喜悦,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至今天之辉煌,“参与”精神和意识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鲜为人知的珍罕体育文献《奥林匹克宣言》在被尘封一百多年后,终于得以从北京开始向全球传播,这对于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奥林匹克精神不断光大都具重要意义。一、产生1894年6月23日,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倡导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法国巴黎成立。德国、瑞士、荷兰、瑞典等共12个国家的代表团出席了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由顾拜旦起草的《奥林匹克宪章》。宪章内容包括:业余主义和职业化、比赛项目、组织工作等等。从此,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在《奥林匹克宪章》的指导下,在不断壮大和辉煌中度过了一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奥林匹克主义(美)康拉德·杜兰特兹奥林匹克主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第二条基本原则,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  相似文献   

12.
论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EQ?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体育运动国际化宪章》指出:“体育运动作为教育与文化的一个基本方面,必须培养每个人作为与社会完全结合的成员所应具备的能力,意志力和自律能力。”现在,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讨,但在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意识与能力方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代西方一些杰出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一个人取得辉煌的成就,除了智力商数(简称IQ)以外,还存在着另一个生命科学的重要参照元素———情商(简称EQ)。美国《时代周刊》指出:“EQ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  相似文献   

13.
3 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领导3.1 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力 《宪章》第1章第1条明确规定;“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的最高权力”,并阐明“不论以何种身份与奥林匹克运动建立关系的人员或组织,都受奥林匹克宪章条款的约束,并应遵守国际奥委会的决定”。这一条款说明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运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体育运动国际宪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20次会议于1978年11月21日在巴黎召开。此次会议宣布了“体育运动国际宪章”。该宪章为有效地行使参加体育运动是每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并应得到充分的保证和保障,做到国际范围内发展人类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一定要把奥林匹克教育坚持下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奥运会后把奥林匹克教育继续坚持下去,是奥林匹克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是当前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为载体,教育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运动,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奥林匹克教育对每个被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家(地区)奥委会来说,都是一项《奥林匹克宪章》规定的任务。从广义和狭义的奥林匹克教育来看,都是一种社会教育,而且在我国已经开展。1993年我国出版第一本奥林匹克教材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课堂教育和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受到资料来源、外语水平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欠缺的困扰。  相似文献   

16.
终身体育是指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是一种以自觉自愿为特征并能持续终身的自我锻炼过程.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必然产物,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学家保罗·郎格朗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他在《终身教育引论》中多次提到与体育有关的思想.在保罗·郎格朗等人的倡导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体育运动国际宪章》。  相似文献   

17.
1.对奥林匹克主义的解读“奥林匹克主义”一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者顾拜旦男爵首先使用的,他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对之有不同的表述。1991年,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对奥林匹克主义有了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处处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国内外学者对此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8.
普及奥林匹克教育 弘扬公平竞争精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拜旦在他的著名诗篇《体育颂》中是这样歌颂公正的: “体育,你就是荣誉!荣誉的赢得要公正无私反之便毫无意义。有人要耍弄见不得人的诡计,以此达到欺骗同伴的目的,他内心深处受着耻辱的折磨, 有朝一日被识破就会落得名声扫地。体育告诫人们遵守规则,发挥人类最大能力而又无损健康的肌体。” “体育你就是正义,你体现了在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要超过速度一分一秒,逾越高度一分一厘,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与精神融为一体。” 1983年,国际奥委会在洛桑颁布了公平竞争宪章(Fair Play Char…  相似文献   

19.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以艺术的手法向全世界展现了工业革命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联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与社会进步,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才是激发奥林匹克运动的直接动因.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等国际体育法律文件,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在体育运动中彰显人的价值和尊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于通过体育的社会功能矫正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第四讲 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指出:“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并指出“由国际奥委会领导的奥林匹克运动来源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因此,我们只有了解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奥林匹克运动。 所谓奥林匹克主义既是一种学术主张,又是一种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宪章》对奥林匹克主义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