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组关系:一是在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上,要坚持劳动付出与劳动成果相统一;二是在认知与行动的关系上,要坚持劳动认知与劳动自觉相统一;三是在典型与大众的关系上,要坚持典型示范与社会参与相统一;四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要坚持劳动传统与时代特征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不太区分学段或不充分考虑学段实际,简单开展同一种形态的劳动教育,乃劳动教育实践的一种病症。基于大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和阶段特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最主要的努力方向,除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劳动世界建立自觉与自然的联系,以激发学生“专业报国”的内在学习动机和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教育途径就应当是,建设与提供对大学生有一定智识挑战或智识吸引力的“劳动哲学”方面的专门劳动教育课程。这一课程建设须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的自觉与深度,二是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自觉引入对当代劳动世界复杂性课题的讨论。无论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一种学术,劳动哲学领域都有许多亟待深入探讨的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3.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要求幼儿园劳动教育落实在“做中学”,为提高幼儿园劳动教育质量,促进疫情影响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配套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从幼儿园、社区和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打造“三位一体”共同推动幼儿园劳动课程建设的新局面。目前我园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呈现出家园合作“踽踽独行”;幼儿劳动能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缺乏正面反馈等问题。通过对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共建劳动课程的调查研究,提出从幼儿园、社区层面做到:(1)强化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主人翁意识;(2)统筹课程内容、联通实施途径;(3)丰富社区支持劳动教育的方式与内容。从家庭、幼儿层面做到:(1)家庭正确认识劳动教育;(2)幼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3)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实现“三位一体”式幼儿园劳动课程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生产劳动发展中,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态发展迅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适应当代数字劳动呈现的价值多元、形态多维、参与者广泛、时空环境灵活等特点,重构劳动教育模式。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模式重构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去伪存真,重构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价值体系;守正创新,重塑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形态体系;兼容并蓄,重整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参与体系;灵活多样,重建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时空体系。在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重构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通过加强活动引导、革新课程体系、引入多元师资、开拓实践基地等举措,推动建立可操作、可实施、可持续的劳动教育模式,让更多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好地贴近当代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5.
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注重发挥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辽宁省实验学校赤山校区力求“劳以育人,劳以致远”,从实践和研究出发,探究“九年一贯·三位一体”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将劳动课程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贯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与德智体美相融合,整体优化劳动课程建设,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多次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为充分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要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即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本质底色是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实践诉求是解决劳动教育活动异化,核心目标是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建设,价值追求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观念,弘扬实干兴邦、砥砺奋进的劳动精神,掌握创新创造、与时俱进的劳动能力,具备身心参与、手脑并用的劳动习惯,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应从教育制度建设入手,围绕教育体系治理,优化劳动课程设置,建立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广泛开展劳动实践,建立全面化的劳动教育协同体系;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建立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建立常态化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议题。课程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存在如下问题:评价的强制性限制,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偏失;不正当的规范性约束,致使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偏轨;长期的认知图式规约,造成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乏力。破解上述问题,需要避免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中运用“脱钩”策略;培育教师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社会责任;重构教师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8.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抗战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在高等院校开展劳动育人的设想。延安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成为在高等院校进行劳动育人的典型示范。延安大学劳动教育主要围绕解决学校办学需求与师生生活需要、农业生产等方面展开,基本形成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基本历史经验。以经验为启示,在新时期开展劳动教育要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在教育中的领导地位;根据现实需要,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大局;丰富育人载体,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模式、新内涵。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全方位实践,对于推动“五育”并举、深化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过程中需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协同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高校应从三个方面来努力:课内课外协同,构建一体化劳动教育教学体系;校内校外协同,打造链条式劳动教育实践体系;线下线上协同,探索立体化劳动教育时空体系。通过以上三重维度进行路径构建,能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全方位实践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评价作为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指挥棒,对学生劳动素养的达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新时代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因势之需,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创新之措。但当前的劳动教育评价面临着系列推进难点:评价定位存在误区,出现对本体价值的疏离;评价方式存在结构偏差,忽视发展性与生成性;评价主体协同力羸弱,全面育人成效欠佳;智能化评价不成熟,评价反馈功能不足等。为此,为了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施成效,需要着力化解劳动教育评价在“评什么”“如何评”“谁来评”“评价形式”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说,要坚持“素养本位”的评价观,构建内容多元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重视多维驱动,实现劳动教育评价方式的复合化;聚合五方力量,促进劳动教育评价主体的联动治理;善用技术赋能,推进劳动教育评价形式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以及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标准的框架下,“教劳结合”被赋予了全新意义和内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沿革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教劳结合”相互促进与理论发展的特点,并为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生命力激发与推进劳动教育实施提供了实践背景与理论支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时期意义要把握劳动教育思想的融合、教育政策的变革以及劳动教育管理实施的统一;面向未来劳动教育,关注“物质劳动”到“非物质劳动”实践意义的突破,提高认识,明确劳动认知;坚持“五育并举”革新指南,坚守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主体,教师教育做“领头羊”,推动未来人才输送科学实践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新时代我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形态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教育必修课、劳动教育渗透课和劳动教育活动课等三种形态类型,并对此提出确立“立德树人”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构建层次性、梯次性、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打造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搭建课程实施“立交桥”,建立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形成多类型多节点的科学评价体系等课程组织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3.
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是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宗旨的重要体现。新时代,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等特征。课程体系要在目标上体现劳动素养培育和全面发展,内容上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培育劳动精神,实施上坚持多元主体参与协同育人,评价上遵循全面性与长远性结合,强调过程评价,并在保障上多渠道地扩充场地师资资源,落实安全责任,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整体实施。  相似文献   

14.
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便孜孜不倦地探寻着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劳动教育是进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劳动教育课程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在小学阶段建构新时代劳动课程,是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要从劳动教育的目的、内容、过程、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多维度构建课程内容,做到与学习融通.,坚持教劳结合思想内涵的根本遵循;与生活沟通,深掘“具身性”劳动教育情境;与社会联结,彰显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国际接轨,坚守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与未来同向,实现“完人”培养过程和目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强化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应担负起的重要责任,也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新时代,构建劳动教育体系需坚持整体性、开放性与协同性原则。因此,高职院校应从确立“一个核心为统领”的劳动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整合多元劳动教育资源、完善师资建设体系等方面构建劳动教育体系,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并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以培养术德兼修人才。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在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使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使人们的劳动观念、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从而使劳动的方式多元化,并使劳动的进程更加智能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劳动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高校的劳动教育要适应智能时代发展的需要,并针对劳动教育过程中的现象及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此在各方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从理论、政策走向实践,核心要务是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本研究以新时代劳动教育总体目标为逻辑出发点,通过研究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两种课程形态、四类课程模组、三种价值层级以及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确立了基于"形态—模组—价值"的"两维—三级—四类"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当前,劳动教育在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培养中的"实践锻炼、综合促进"作用得到重提与落实,其研究重点也从"历史梳理、理念廓清"走向实践层面的课程建设研究。乐学思想与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在"‘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快乐目标、正向功能、实践方法、持久作用"等方面具有适切性。基于乐学思想建设劳动教育课程,需要辩证处理好"乐干"与...  相似文献   

19.
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美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与美育联系紧密、互相促进、彼此成就。在理论层面,二者融合遵循着“以劳育美、以美促劳”关联逻辑;从传统“单向育人”到新式“协同育人”协同逻辑;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价值逻辑。实践层面,探讨构建“课程+实践+文化”的实施体系,搭建“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格局,建立“师资队伍保障+条件保障+评价保障”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沈小红 《教师》2023,(30):108-110
新时期的幼儿园劳动教育要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作用,构建德智体美劳综合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支撑,为了更好地在幼儿园中开展好劳动教育,幼师应充分挖掘与利用有益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文章从三个方面就幼儿园劳动教育开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推动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策略,提出挖掘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家庭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以及社会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建立“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支持体系,让幼儿园劳动教育得以更好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