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体育社会学研究——以中国现实为参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社会中的女性体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发现女性主义理论的不同流派对女性体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女性体育现象给予不同的阐释。针对女性体育问题存在的特点,从完善体育社会学的目的出发,认为体育社会学应该从社会性别、社会公平、女性发展、话语体系和公共空间等视角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丰富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和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美国竞技体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社会学的理论视角,通过结构功能主义、斗争理论和文化研究三个理论,探讨了美国竞技体育在本国社会化过程中和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它在国际关系及民族发展中的作用;它的政治意义;以及种族和性别问题在美国竞技体育中的体现等等。对美国竞技体育的社会学研究表明:竞技体育社会学内部深层理论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会学视野下体育与城市研究历经文化→空间→生活的研究转向,其历史脉络、应用发展与理论局限对于本土研究具有借鉴与反思意义。通过对城市社会学理论流派整合及体育与城市研究议题梳理发现:文化中的体育与城市研究受芝加哥学派方法与视野双重作用,涉及阶层、种族、性别、亚文化与体育参与的交互影响;空间中的体育与城市研究沿袭新城市社会学空间生产理论,旨在揭露、批判资本特定特征对城市中人与体育空间的异化;生活中的体育与城市研究扬弃新城市社会学以理论为重的研究取向,倡导复归日常生活、重建城市权利的人本主义规划思想。未来,本土体育与城市研究应从对象与方法入手,延展体育与城市研究既有边界;以本土实践为核心,指导体育与城市研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方体育社会学新马克思主义流派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 《体育学刊》2011,18(1):36-41
介绍了西方体育社会学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理论地位。详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和现象学的身体观3个理论流派对西方体育社会学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影响,并在理论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基础上,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体育社会学学者的观点分为欧洲大陆和北美两大论区,并具体阐释了两者不同的研究内容、研究导向、关注重心及后期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对两大论区思想的整合。最后在反思的基础上,评析了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理论缺憾及在意识形态分析与理论体系构建方面对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埃利亚斯的过程社会学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诺伯特·埃利亚斯运用过程社会学对体育社会学进行了研究,梳理过程社会学理论,阐释过程社会学对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启示.在研究视域上,通过过程的视角去考察体育的功能价值、体育运动的起源、现代体育制度的核心演变;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开放性、动态比较的方法指导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埃利亚斯启发了一批西方学者运用过程社会学致力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视域开启与理论溯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仇军  钟建伟 《体育科学》2007,27(2):46-53,93
在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体育运动现象的早期社会学研究、体育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代表人物等3个方面回顾和探讨了社会学对体育运动现象的关注和体育社会学的发端与发展;论述了功能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过程社会学、符号互动论等社会学理论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市体育文化发展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学中文化的相关定义以及城市学中的相关理论,从文化组织视角、城市体育文化圈视角以及文化事件视角,对我国城市体育文化发展方式进行分析,多视角的阐述发展城市体育文化的形式与方法,为发展我国城市体育文化提供理论借鉴,进一步推动城市体育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体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等梳理、介绍马克斯·韦伯(Marx Weber)和诺贝特·埃亚利斯(Norber Elias)两大社会学流派对体育现代化的认知,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韦伯行动理论认为体育的现代化是社会行为理性化的必然结果;伊利亚斯组构理论认为体育现代化的动因是社会的文明化进程.这两种观点都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为研究对象,反映西方社会制度及其对体育的影响.提出不同的体育文化并不是盲目接受现代化,而要根据自身文化的特点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9.
以文献资料等为主要研究方法,从社会学视角对“恒大现象”所蕴含的社会价值以及对“恒大现象”社会视角的理性反思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恒大现象”对我国体育未来发展的启示角度提出以下思考:应进一步发挥体育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独特功能;完善职业体育联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体育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气;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等.  相似文献   

10.
体育社会学作为体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在近些年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对于空间研究的偏好。空间研究既是对体育社会学领域先前理论的检视,又是对现有理论的升华。在体育场域,空间研究包含了地理图式、社会权力、以及后现代理论的丰裕修辞,通过对以列斐伏尔为代表的空间理论的回瞻与思索,使我们认识到空间作为元理论中重要的知识系统,厘清了体育社会学研究路径的相关旨趣,摆脱了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只关注地点而忽略空间的传统研究范式之藩篱。赋予体育社会学空间研究的后现代批判性,可以以其它学科的视角更好地认识社会中的体育现象与体育实践。  相似文献   

11.
结构功能主义是社会学以及人类学最经典的理论派别之一,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论述了功能主义理论在体育社会学研究、宏观体育社会学和微观体育社会学中的应用.提出在应用结构功能主义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功能主义对于社会需求一致性的假设,对体育群体不同利益的忽视以及对社会多元化的轻视等不足.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社会学视角,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模塑进行科学论述,探讨了失真与回归:"文化模塑"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和谐与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一体化;反思与重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模塑透视。以期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向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迈进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角斗士运动的体育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民族学、体育学等视角对角斗士运动体育文化特征、社会价值进行理论阐述和研究,并结合项目特点与开展现状对角斗士运动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构建现代职业体育发展理念;大力传播角斗士运动文化;合理有序地引导角斗士体育彩票产品的发展;扩展传播途径,实现赛事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场域论与体育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阐述皮埃尔·布迪厄场域论的基本概念与其对法国体育社会学的影响出发,具体探讨了场域论在体育概念的发展和身体概念的引入上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意义,进而分析惯习、资本和场域这3大概念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发展,及在批判和实践应用的视角下场域论的实践应用意义.最后通过发展场域论对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隔阂的消除及"研究主体"的研究价值的确定,来反思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早期的宗教信仰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各种体育图腾与体育图腾崇拜现象,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体育图腾及其崇拜的起源与发展现状,体育图腾及其崇拜的表现形式与社会影响进行了研究,充分肯定了体育图腾及其崇拜的正面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体育图腾及其崇拜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并针对其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体育图腾及其崇拜文化在我国乃至世界的传播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媒介传播健康、积极的体育图腾文化提供业务指导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运用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经济学等理论,对我国私营企业开展员工体育文化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私营企业员工体育文化方面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从私营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等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企业管理中普遍实行涵盖员工体育文化活动内容的企业员工支援计划和员工保健计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运用社会学、文化学以及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观演变的分析来审视古代女子民间体育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女性观的嬗变与女子民间体育参与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期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妇女女性意识演变的心路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推动现代女子民间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由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是西方女性主义体育理论的两大流派。自由女性主义力图实现女性在运动中的平等参与机会,但未触及体育结构的根本。激进女性主义对性别结构和父权制展开激烈批评,并将女性解放的可能路径诉诸于跨性别运动和放弃家庭。激进女性主义的方案在现实中给许多女性体育参与者造成实践困境,而解决此需要从生态女性主义寻求知识营养。生态女性主义强调女性与自然的关联,并呼吁女性重新思考其在私人领域中的角色,为女性体育指明的道路是休闲体育和家庭体育。  相似文献   

19.
身体、社会与体育——西方学者视野下的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欢  张爱红 《体育科学》2011,31(6):81-86
就西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3个主要阶段进行梳理,介绍在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指导下,体育研究的视野是如何从身体转向社会,又从社会再回归到身体的。从早期人们对体育的关注来看,无论是从生理、心理,还是从道德方面入手,学者们大多把对体育的关注点放在了个人的身体活动上;第2阶段西方学者们逐渐把体育作为一个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第3个阶段,体育研究的视角逐渐从宏观、抽象的社会制度回归到了对体育最基本的载体——身体的论述上,并赋予了身体更深的文化和政治涵义。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社会学理论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过后,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和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惨淡现状形成鲜明对比,也使得中国足球体制改革在北京奥运后纠结于举国体制和职业化发展两种体制之中.利用社会学理论中的文化模式、文化集丛、文化元素这些概念来思考中国足球在后奥运时期深化体制改革道路上的犹豫,通过社会学文化视角来思考整合调适举国体制和职业化两种体制文化元素的必要性、可行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体制文化元素寻找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