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解题训练实现的.学生的解题效率直接反映出知识掌握的程度、思维能力的高低.现实中,学生解题匆匆,只求数量,不重效益,未能"做一题、知一类、会一片",往往事倍功半,成绩不甚理想.解后反思是医治上述通病的一剂良方.解完一道题并非大功告成,还应进行必要的反思,从中理解知识内容的内涵、外延以及解题策略技巧,巩固和扩大解题成果,实现知识与问题的举一反三,解  相似文献   

2.
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解题训练来实现的.学生解题效率直接反映出知识掌握的程度、思维能力的高低.现实中,学生解题匆匆,只求数量,不重效益,未能"做一题、知一类、会一片",往往事倍功半,成绩不甚理想.解后反思是医治上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习惯.解题反思可反思是否有一般性结论、反思一题多解、反思解题的特殊性.让学生养成解题反思的习惯,掌握解题反思的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探究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但是有时部分教师对例题的作用认识不够,讲例题时以题论题.不能准确把握例题的教学环节.尤其忽视解题后的反思环节.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大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教学实践证明,例题教学的反思环节.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优良思维品质和个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例题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如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解题训练与反省(或反思)认知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迁移效果.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表中给出了解答数学问题的4个阶段: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其中“回顾”就是对解题的反思,它是解题思维过程的深化和提高,通过反思有助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高层次的认知结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前三阶段更为重要.但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解完一道题之后,就觉得万事大吉,接着再寻找其他的题来解.波利亚曾指出:“即使是相当优秀的学生,在得到了题目的解答,并将整个论证简洁地写下来之后,就会合上书,去找别的事做”…….”事实上,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反思,是优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解题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题意理解、解题方法解题过程和解题规律的反思,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杨光辉 《中学理科》2006,(11):29-29
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说:“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复而有效益的方面.”“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解题能力.”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我觉得要达到波利亚说的那样,通过解题反思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得从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学习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这种题型讲过n次,可考试时还是错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为解题而解题,只重视解题的结果和数量,而不重视解题后的反思,更不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反思,我们对解题的科学性、正确性、深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既能牢固掌握知识,也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襛一、反思解题的完善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有的同学解完题后,没有进行题后反思的习惯,不静下心反思解题的方法、过程、变式,更没有反思解题过程是否完善或者存在某个因素是否考虑,导致答案遗漏或解题错误,这种只重结果和数量的低效解题是同学们中一种严重的弊端,值得每一位同学重视.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在解题后对解题的过程是否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教给学生解题后反思的方法,培养反思习惯,不仅能有效地使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深化理解,而且对训练思维、促进知识能力相互转化具有特殊功效。积极反思,能促进学生探求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解题反思是对解题活动过程的反思,是有效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学生不断成熟和逐步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失误,不但有利于学生明辨在解题过程中的是非曲直,加深知识与方法的内化,提升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但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学生的解题失误采取“告诉”的方法:进行集中讲评,告知错因及注意事项,实施“亡羊补牢”;或是提前暗示,做到“防患于未来”.  相似文献   

10.
王飞 《中学理科》2007,(9):105-106
推断题是中学化学高考常见题型之一.这种题内容涵盖面广泛、知识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要求高,因而解题难度较大、对技巧和方法的要求高.一般而言,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推断题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对叙述型推断题而言,只有精确且全面的把握提干信息,将提干信息与学生头脑里已有的知识建构联系起来.并借助于解题意识和经验的积累,才能有效地解决此类题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东省的命题已经跳出去年的模式,以原创题为主。从2005年高考透露的信息看,能力考查题会在今后几年的高考卷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化学复习不能光靠死记硬背或“题海战”。考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培养解题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五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解题能力是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解题过程又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概念的掌握、定理的理解、技能的熟练、数学思想的领悟等都离不开解题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去领悟和模仿,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试通过一道几何题的分析,来说明如何展示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但目前大部分初中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和家长的作业,为解题而解题,不能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未能在更深和更高层次上得到有效的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训练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很多都是通过解题过程来体现,学生解题的效率也势必会影响他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许多学生总埋怨数学题目做得不少,效果却不甚理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我觉得解题后的“三思”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何为“三思”?就是解完一道题后并非大功告成,应进行反思,从反思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巩固和扩大练习成果,从而达到做一道题也会做一类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集合与简易逻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它们成为每年各地数学高考的必考热点.为了凸显“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试题常以它们为载体,以实现考查“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而从“送分题”到“创新题”,无不贯穿着以思维能力(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考查.因此,遵照牛顿说的“实例比起说教来更容易使人学到本事”,我们用一些例题(主要是高考题)说明集合与简易逻辑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试析解题之后的三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的“核心能力”是思维能力,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反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与思的结合。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演化,两缺一不可,只有通过思才能将知识内化为己有。解题后的反思是指解题后对审题过程、解题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原理、思想、方法及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和思考,解题后的思考不仅是一个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过程,也是一个解题与复习的强化过程,能力提升过程。因此,平时“功夫不应完全放在解题上,还应注意反思”。  相似文献   

17.
当解完一道题时,有些同学则认为万事大吉.其实,有许多题目,解题结束后,继续认真“反思”,常会完善、优化解题过程,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与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18.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明确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根据近几年高考数学的特点是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怎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们认为解题后引导学生对题目及解答进行反思、领悟是很好的方法。所谓解题后的反思是指在解决了数学问题后,通过对题目特征、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过程、解题失误等方面的反思.进一步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找出新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悟性”,从而达到开发学生的解题智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 :“食多不易消化” ,解题亦然 ,解题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 ,所谓精主要指要提高解题质量 ,所以教师必须对习题进行精选 ,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 ,采用多变、多问、多析、多解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 ,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多层次分析问题 ,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惘 ,思而不学则怠”。而“题后反思”不仅可以检查解题过程中的疏漏和错误 ,更可以理顺思路 ,深化知识 ,积累经验 ,进而拓宽思路 ,提高思维能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努力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杨鸿钦 《考试周刊》2012,(47):70-71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习题课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从知识脉络、解题思路、解题过程、错解根源和变式拓展等五个方面进行反思性学习训练,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审题能力,掌握解题方法,优化思维能力,把握解题规律,提升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