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癌症康复期的病人,其康复内容不尽相同。目前最有希望的康复方法,就是被称之为“生命五大组合”的中医疗法、心理疗法、食物疗法、运动疗法和社会集体疗法,它是所有癌症康复第二治疗综合措施中最重要和最精华的内容,它将给癌症病人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良好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
一、大力倡导“自然疗法”是客观形势的需要 目前,诸多研究健康问题的相关专家都纷纷断言,若要最终全面彻底地解决众人的健康问题,唯有坚持运用综合疗法才有可能实现,其中,倚重“自然疗法”实属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张铮 《健身科学》2014,(9):17-17
孙子兵法您肯定不会陌生,那“孙子疗法”呢?事实上,很多中老年人都是“孙子疗法”的受益者,带孙子可以治病的说法也由来已久。但凡事都应有一个限度,中老年人只有合理有度地使用“孙子疗法”,才能让自己的晚年真正过得自由舒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导引”疗法及其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导引”的起源、医疗价值及生理机制;“导引”疗法的一些主要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中国竞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竞技体制改革中,竞赛体制的改革必须一步到位,采取“休克疗法”;训练体制的改革应退步推进,采取“N型转轨”,体委的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上。  相似文献   

6.
“刮板疗法”是一种融刮痧法、按摩法及点穴法为一体,利用特制的工具(刮板),对人体的受损部位及相关经络、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我们将此法用于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临床50例治疗结果,痊愈22例,显效14例,改善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相似文献   

7.
颈痛(neck pain)是成年人慢性病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发病率高达7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为进一步加强体医融合,提高运动疗法改善颈痛的治疗水平,来自中国康复科学、骨科以及运动科学等领域的专家组制定了“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中国专家共识”。经检索国内外常用电子数据库,参考国际常用的证据水平进行分级,结合中国正积极倡导的“非医疗健康干预”和“体医融合”,该专家共识提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规范和推荐建议,指导物理治疗实践和推行体医融合理念。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浩瀚的医学典籍和民间验方中,有关“生食疗法”的记载屡见不鲜。它属于自然疗法中的分支,是膳食疗法中的一支奇葩。自然疗法包括行为、心理、膳食等,现代医学将自然疗法进一步提高,使之更为科学。美国“生食”专家安·慧格尔博士是一位在美国推祟“生食疗法”的倡行者,她本人也曾得益于这一疗法。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以缓解病人的痛苦和经济压力,不少专家学者对糖尿病的运动疗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证明,运动对Ⅱ型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查阅法,对近年来Ⅱ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及其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在运动训练中引起的各种伤痛,除外科手术、药物镇痛、生理学法镇痛外,还可采用心理疗法,大量研究证明:心理疗法对减轻伤痛和控制疼痛的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在治疗伤痛中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动疗法是原发性高血压非药物疗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其疗效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运动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及其可能性机制。为更好的发挥运动疗法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12.
健康是生命的象征、幸福的保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人类付出的精神能量越来越多,付出的肉体能量越来越少,加之摄取营养的增多,造成营养过剩,肥胖率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迅速攀升。纵观目前国内的减肥方法可分为饮食疗法、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运动疗法等,从理论基础分析也不外乎中医理论和现代生理学理论。本文将对目前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并阐述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体育运动对糖尿病有较大影响。从糖尿病运动疗法的产生与研究概况、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生理学机理、运动疗法的适宜对象、相应的运动形式、运动量、运动时间、把握原则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体育运动对糖尿病患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糖尿病患进行体育疗法时应注意的原则和运动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运动疗法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运动疗法的生物学机制、运动疗法的疗效及运动处方三个方面。其中对运动处方的研究是薄弱环节;目前对运动疗法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缺乏对影响运动疗法疗效因素的研究。希冀本次的综述能对以后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白脉散”抗脑缺血有效成分纽及二者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R)、银杏叶提取物组(EGB)、强制性运动疗法组(CIMT)、“白脉散”有效成分组(ECG),强制性运动疗法+“白脉散”有效成分组(CIMT+ECG),每组7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ECG组及cIMT+ECG组以155mg/kg/d灌胃,EGB组以5.6mg/kg/d灌胃,其余组灌胃等体积的溶媒,同时CIMT组及CIMT+ECG组建立运动疗法模型,每天1次,连续7天。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神经血管单元(NVU)细胞中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情况,运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计数NVU凋亡细胞。结果:CIMT与“白脉散”ECG单独或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抑制NVU细胞凋亡、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CIMT及“白脉散”ECG可保护MCAO/R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抗NVU细胞凋亡,调节凋亡调控因子蛋白表达有关,且二者联用比二者单用具有更佳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病人的运动疗法程序是在1963年由Hellerstein首先制定的,30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效果近些年的研究已给予肯定,而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运动疗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更多的AMI病人科学地、积极地加入运动锻炼的行列,现将近些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抑郁症的预防治疗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抑郁症作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心理疾病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中老年人更是占大多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是有目共睹了,而近年来的一些试验也证明了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体育锻炼确实具有某些药物无法代替的作用。在进行体育锻炼疗法的过程中,太极拳由于其独特的“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对中老年人的抑郁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总而言之,中老年抑郁病人参加太极拳锻炼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在很多方面使抑郁病人的情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统计分析福建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康复中心常用物理因子疗法的使用情况,探讨物理因子疗法的优越性和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电疗法使用率最高,其次是特定电磁波疗法和超声波疗法等,物理因子疗法治疗损伤部位依次是膝、踝、腰、腿、肩、肘、腕等。认为应重视物理因子疗法在治疗运动损伤中的作用,合理配备康复治疗医生及物理因子治疗设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结合太极拳对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某体育大学未受过专项运动训练的学生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n=29)和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n=31)。运动疗法组对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的运动疗法干预,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太极拳训练。结果:运动疗法组的头前倾角和圆肩角测量结果较实验前无显著性差异,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较实验前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运动疗法组;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对屈曲角度改善显著偏高,但运动疗法组实验前后屈曲角度显著降低;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右旋角度显著性改善,其余均无显著性变化;两组颈椎活动障碍指数实验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独进行运动疗法或联合太极拳均能改善上交叉综合征症状,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均可有效平衡颈肩肌群肌力、纠正姿势异常,从而缓解颈肩疼痛,且后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著名元代医学家宋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写道:“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武功体疗正是古代导引疗法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运行经气”为主体的“动态”治病方法,它符合唯物辩证法。本文从祖国医学理论的角度,论述其发展渊源与“运气”的科学道理,以便更多的人用以保健、治病、防老、延年,使武功体疗法发扬光大。武功体疗渊源武功体疗法,实际上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古称“按(?)”、“导引”。总结二千多年前的一部重要中医经典书籍《素问·异法方宜》中记载:“导引按(?)者,亦从中央出也。”其含义是:导引“运行经气,不便留滞为病也。手摩谓之按,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