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业型大学是现代大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类型定位,这类大学有自身的办学特征,即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从而获取大学发展的动能。较之于传统类型的大学,创业型大学强调组织柔性的实现与知识生产效率的提高。因而,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机制的变革应当围绕学科、任务与平台三大核心要素展开,构建基于学科、面向任务、整合资源的矩阵型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2.
亨利·埃兹科维茨与伯顿·克拉克是创业型大学理论的两位奠基者,我们不能将他们个别化或阶段性的观点当成创业型大学的全部内涵。创业型大学的存在价值在于其推动知识应用的历史使命,进而我们在确立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时,不宜选择注重商业运作的学术资本主义,而应该选择突出历史使命的学术资本转化。创业型大学的学术资本转化,不仅包括学术资本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还包括学术资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学术资本""人力资本"均属于不含特殊情感或者价值倾向的中性词,仅仅表明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创业型大学在教学服务领域强调学术资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亦即实现教学服务产品向个体内在素质的转化,这是以"学术资本转化"统合创业型大学内外部两个着力点并且确立其作为创业型大学组织特性的一种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8):75-79,74
该课题运用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比较研究法,结合创业型大学的定位目标,针对当前中国大学学术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不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制度性缺陷,吸收国际高水平大学的相关经验,紧扣学科、任务、平台这三个基本要素,探索与创业型大学理念相适应的大学学术运行机制,并完成基于学科、任务、平台的创新型大学学术运行系统的模型构建。研究认为,知识资本化是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的根本特征,而国内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还有诸多制约因素,如"单位化"的组织制度环境抑制大学的创新活力,"个体化"的知识生产方式压缩大学的创新空间,因此,变革的基本方向在于激活大学学术心脏地带。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系统包括学术生产系统和学术管理系统两个子系统,它们围绕大学组织的使命分工协作。学校—学院—学科所构成的纵向层级应当成为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的基础架构,创业型大学的知识生产主要在研究、教学与社会服务三大横向平台上开展。创业型大学的教学运行应以学校—学院—学科为主线,进行分层管理。创业型大学的科研活动是受牵引、有组织的,而不是纯粹自发的,牵引的力量来自于学校的战略意志,学校从战略层面确立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并建立相应的校级跨学科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市场进程与创业型大学的出现直接相关。那么,创业型大学究竟是知识自身演化的合理结果还是大学应对市场经济压力的权宜?创业型大学的出现,究竟是意味着传统大学存在的本体性危机还是学术资本主义新潮流下大学的新出路呢?《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一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地理解范式,借助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它将引导我们深入思考市场经济时代大学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5.
创业型大学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产物,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和本质需求。创业型大学是将知识的产、学、研、用高度糅合,发挥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是一种新型大学。创业型大学的萌芽和发展一直处于一个由大学、社会和市场所构成的互动关系网络中。学术资本化是创业型大学实现的内部动力;大学孵化器是创业型大学成长的外部载体;协同创新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6.
创业型大学是面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需要、引入企业化运作方式对自身组织进行创新和变革的大学。创业型大学具有以创业教育为第一要义、以学术创业为生存方式,以及市场和学术兼顾的二元价值取向等特征。创业型大学不仅是高校转型发展的新选择,更是一种以创业精神为核心的理想大学。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组织技术经历了知识的传播、创造和应用阶段。20世纪后半叶,出现了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知识的传播、创造和应用活动不再是单独地进行,而是被紧密地整合在一起,大学在应用中生产知识。创业型大学正是在校级层面主观地推动和组织了这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并使其成为大学知识生产的最主要模式,这是创业型大学在组织技术上对传统大学的超越。为了配合这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创业型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变革,脱离传统大学的发展模式。以新兴大学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单一的学校文化和自上而下的公司化经营战略是创业型大学的主要特征。相形之下,诸如MIT、斯坦福等美国研究型大学不能被认为是创业型大学,而是具有学术创业精神的大学。  相似文献   

8.
创业型大学崛起的归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世纪后期,由于外部环境的要求和自身运行结构的需要,一些大学转型成为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的重要特征是学术的创业化和知识的资本化。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政府投资下降、工业的期待、科技开发结构的变化等是创业型大学崛起的重要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9.
创业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业型大学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新的大学形式.一些研究型大学在积极回应发展变化的境遇中,从学术型科学共同体走向创业型科学共同体,从学术人文主义转向学术资本主义,从区域创新的边缘者转向主体者,呈现创业型大学的特征.目标链、结构链、过程链、平台链构成的立体化网络式结构是其变革为创业型大学的要件.  相似文献   

10.
宣勇  张鹏 《教育研究》2012,(4):43-49
与传统大学相比,创业型大学呈现出学术导向与市场导向兼顾的二元价值取向。创业型大学更加注重经世致用的创新与创业文化的培育;注重对学校外部的反应性与适应性,注重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和知识生产过程的效率与效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注重研究现实问题的导向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注重以社会服务带动学术发展。只有准确把握创业型大学的核心特质才能实现向创业型大学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1.
论创业型大学视野下的高校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型大学是20世纪中后期在研究型大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学理念和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学术的创业化和知识的资本化;通过分析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与建设创业型大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从创业型大学理念中得到一些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创业型大学是介于传统大学和公司之间的一种特殊高等教育机构,从传统大学教师角色到既满足时代需求,又以学术为中心的创业型大学教师角色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从教师自身知识角度(内部环境)定位及教学要求角度(外部环境)定位两个方面,分析研究创业型大学教师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3.
创业型大学追求知识进步和知识资本化的双重目标。从大学使命的角度,创业型大学延伸了大学的传统使命,将教学、研究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三大使命融为一体并彼此加强。从大学组织变革和内外相互作用的角度,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基于知识资本化的生产逻辑,是“主体性”与“嵌入性”相互促进的过程。由此提出创业型大学发展“知识积累”“知识交换”与“体系驱动”三个阶段。根据三阶段特征,文章分析了创业型大学发展的七个核心要素,包括锚定创业战略方向、加强学术生产能力、培育师生创业精神、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生成新的混成组织、促进大学产业互动、营造创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创业型大学是将知识生产、传承与应用融为一体的大学,代表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像“研究”成为大学的中心一样,“创业”在经历一个阵痛过程之后,最终将成为大学的第三个中心.不管是教学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都可以也应该转型为创业型大学.建设创业型大学,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实现学术资本转化、培养创造性人才等.  相似文献   

15.
依据学术工作者以何种形式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源,学术创业可以分为岗位型、混合型和自主型三种.从这个角度而言,职业具有创业属性,学术职业具有学术创业属性.大学教师是学术职业的主体,学术创业属于大学教师的职业属性.根据属性论的基本观点,对象事物的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属性在现实层面的展现又取决于一定条件,从而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实践最终取决于教师主体尤其是政府或者高校对于相应属性功能的选择.基于属性展现的条件分析,推进大学教师学术创业,要以观念转变作为先导、以政策制定作为关键、以教师意愿作为动力,从认知、政策与物质三大环境全面培育学术创业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创业型大学有四个不同于以往大学的典型特征:学术立业的组织结构、不断创新的创业文化、学术资本的师生共识、协同创新的契约关系。作为仍处于发展中的全球高等教育变革的当代现象,创业型大学已成为知识社会的心脏,围绕学术创业,它的知识逻辑、使命和功能皆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从变革高等教育结构、建设专业学位、创建自主创新的高科技园区等方面积极回应了这一高等教育的伟大变革,但是囿于旧的大学观念、体制和文化的局限,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型仍然存在诸多困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一书从大学的知识、教学、组织等因素展开,通过对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拓宽的发展外围、多元化的资助基地、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整合的创业文化的转型途径来阐明创业型大学的建成。该书总结出了20世纪晚期大学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所作出的“创业型反应”,对指导其他大学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激活学术心脏地带是创业型大学理论鼻祖克拉克提出的五条建设途径之一,被我国高校视为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的金科玉律.但是,在当前不少高举创业型大学旗帜的高校,往往将学术心脏地带局限于学科,忽略学院与专业.事实上,学院、学科、专业都属于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地带.一所大学的二级学院,其实就相当于一所大学,既是相应师生的归宿,同时承担多重使命.如果在学院之外另建学科实体,势必导致资源的过度分散、人员的双重管理.专业是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教学服务的重要创业平台,只有激活了专业,才能体现创业型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特有属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政府和市场三方相互作用、大学职能变迁和大学内部的权力制衡,是欧美创业型大学的主要生成机制。创业型价值观反映了传统学术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理念与服务经济的社会责任意识、市场导向的绩效理念的磨合与兼容。知识创新、技术转移与组织转型的协同,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大学与政策制度环境的互动,结合自身个性转型的策略选择,是建立和发展创业型大学需要特别关注的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方本科院校在知识经济深化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地位,创业型大学独特的组织目标、实现方式、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组织文化,有助于其破解办学实力、人才培养、知识生产逻辑和发展路径等困境,从常规的"注重整体实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科导向的知识生产、学术突破的路径"转为"注重提高特色实力、培养应用型创业人才、实践导向的知识生产、在服务地方产业中突破并提升综合实力的路径"。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创业型大学应造就"学术立业"与"创新创业"的组织文化,再造有利于大学创业的制度体系,发展特色型学科、研发特色型成果,建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学术生产系统和创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